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张富英
作家张富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629
  • 关注人气:7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私奔到大唐》(跋)

(2018-01-26 15:16:38)

我们的“那个年代”(跋)

张富英

 

 

  “交公粮”“闹饥荒”“喝湾水”“吃发霉窝头”“睡通铺大炕”“长红眼病”“文革浩劫”……一串串熟悉而又陌生了的词语,一下子撞开记忆的闸门——

  一群光腚玩伴、寒窗学友,在历经一十五岁豆蔻年华到五十一岁知天命的三十五年后,一个叫孟庆贺的同学,建了一个“李坡同学群”,从此,开启了一群发小打马扬鞭奔大唐的自我放逐之旅!

  “遥想李坡卅年前,青葱已作鬓毛衰!”“岁月不待人,凝眸白发长……”这是张现祥老师和郭保孝对岁月的感慨,从此,一群师生在这个群里互相问候、慰藉和赠勉,相互点赞、交流和切磋,也相互调侃、争议和辩论,共同感受自然之造化,共同分享人生之心得,时而温情落泪,时而卓见不凡,时而老酒一杯任豪迈!没有主题,没有预约,没有彩排,没有刻意的开始,没有着意的收尾,一切顺其自然。

  他们在“茅舍盈轻香,红炉对君酌”里,在“踏遍神州地、不负好年华”里,一路狂奔,渐入佳境。情浓处,泪眼婆娑,绝尘处,谷雨茶香,小酌时,鼎汤初沸有朋来,其惬意无以言表!他们,时而悄悄语,时而恣意狂,时而少不更事,时而慨廉颇老矣,哭老校长走了,叹老学校没了……

  他们话易经、评红楼、说刘伶,谈古论今;他们晒风景、亮美食、哼民谣,感怀万千;他们吟诗作赋话桑麻,抡锤挥拳情万丈;他们春去哭落英,夏至去醉海,秋来共摘棉,冬到齐踏雪;风景心境虚幻境境境有禅意,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留心田——一个微群共相逢,天下多少事,尽在闲聊中!

  就这样,李坡——已随着《私奔》深深根植于读者心田,李坡——已成为那个年代一个共同记忆的符号,甚至成为一个永久性地标。就这样,他们有意私奔,共赴大唐,共同营造出一个诗意的大唐意象,以至于在我阅读此书和写下这些文字期间,老是做着六十年代那个幽远的梦!这又让我不禁想起曾和北京几位教授一起研究“60后”时的情景,当时给出“尴尬的一代”的论断,尽管颇受争议,但《私奔到大唐》再次给予了我自信与启迪。六十年代的那群孩子啊,在经历了强加给他们的思想洗涤后,在他们看清一切、淡然一切后,终于集体释放!这是一场不关乎德行的狂欢,一场自由精神的放逐!他们对人类命运的悲悯、对民族前途的关怀,对诗意人生的追逐,对田园生活的回归,无不引领着自己走向精神的自由与解放。他们初到大唐,再过经年,我们久违的美不胜收的盛唐景象,或许由这么一群饱含六十年代精神特质的诸君再次呈现给我们!于此,特向“私奔”的勇士们致敬!

  在这里,还有一个叫“山水六侠客”的小群。我刻意历数了我从小学到大学所有的同班同学,叫“雪芹”、“少伟”、“庆贺”、“爱美”、“中锋”这些名字的还真就都有,唯一没有叫“保孝”的,而我与保孝,结下的情谊却又胜过我无数真正的同学!同时我也主导了他许多著述的出版,我与保孝相识相处的二十年里,他的豪放、细腻、坦荡和诚恳令我感怀,他的独立意志和卓然精神让我感佩,他的勤勉、执著和坚守更是令我动容。这不禁让我想起前些年在躬耕园畅饮时,我赠与保孝的即兴之作,那是我们相处时的最佳写照:

  “朝自乡间,暮归沃野,阅尽世事浮华,莫逆之乐由来。天伦把盏,举首邀月,执杯请醉,漫天星落。清风徐来,茶香沁脾,速客雀跃。问人生趣味,笑而不答,世外桃源里,怡然伴山鹤。”

  此外,保孝在作家群以及和走过昕海的聊天,那些且近且远的相互注视与倾听,那些入情入理的探讨和评论,文学情谊感人至深!

  《私奔》里有四百多首诗词,都是张口就来的即兴之作,洋洋洒洒,蔚为大观。巧合的是,我也出生在1966,与群里的好多同学同庚,在这里,也请允许我顺口溜一溜:

岁月增中减,回溯涩生甜;

人生之况味,品过才坦然。

天命之年知天命,一杯老酒尽宾朋;

浮华时世不浮华,躬耕园里话躬耕。

最后,我特意选了一张向新朋老友招手的照片,让编者收入,算是入伙——愿一起“私奔到大唐”,先到的诸君:请在我们的大唐等候!

 

2018.1.18于北京

 

 

  (张富英,笔名张戈、常青,196610月生,《作家报》总编、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副主席,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剧本评估推介中心副主任,北京东方大学高级学术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十余部文学专著面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