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那个年代”(《私奔到大唐》跋)

(2018-01-19 21:55:39)

我们的“那个年代”(跋)

                             张富英

 

 

“发霉窝头”“交公粮”“闹饥荒”“喝湾水”“睡大通铺”“红眼病”“文革”。。。。。。这一串串熟悉又陌生了的词语(或将随着年代久远可能消失的),撞开了记忆的闸门,一群光腚玩伴、同寒窗学友,经历了多年在三三两两的小聚之后,在阔别三十余年,在一十五加三十五之际的知天命之年,一个叫孟庆贺的同学,建了一个李坡同学群,从此拉开了三百余个日夜连成的一张别开生面的大幕!

“音容笑貌今犹在……”是张现祥首开诗句,“岁月不待人,师恩友谊乡情……没齿难忘!”是郭保孝定了基调。他们在“红炉对君酌”“热杯盈香对天酌”“对酒当歌独自酌”……中渐入佳境;绝尘处,谷雨茶香,“鼎汤初沸有朋来!”其惬意无以言表!他们时而悄悄语,时而恣意狂,时如少不更事,时而慨叹老矣!有老校长王校长走了,有老同学马文霞走了,有老师走不动了,有老同学已抱了孙子……

他们相互间助兴,问候着、慰藉着、赠勉着,相互间点赞、交流、切磋,也调侃、争议、辩论,共同享受着心得、风光和美,温情、卓见和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豪迈!没有主题,没有预约,没有彩排,没有着意收尾,一切顺其自然。

他们说易经,评红楼,谈古论今;涉球队、话地主,晒风景、亮美食、吆民谣,感怀万千。吟诗作赋话桑麻,顺口溜溜美滋滋。落英无人问,红楼梦连连,风景心境虚幻景景境有禅意,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留心间。一个微群共相逢,天下多少事,尽在闲聊中!

这里还有一个“山水六侠客”小群,我历数了从小学(那年月没有幼教)到大学所有的同班同学,叫雪芹、少伟、庆贺、爱美、中锋的还都有,唯一没有的叫保孝,而同保孝结下的情谊却又胜过我无数真正的同学!保孝的许多著述,大都是经过我手通过多种渠道面世的,他的勤勉、执著、坦荡,待人诚恳,尤其他的独立意志和精神 ,是卓然的,坚守至今,更是难能可贵的。此外,保孝在作家群以及和走过昕海的聊天,相互且近且远的注视与倾听,文学情谊感人至深!

就这样,李坡---已随着“《私奔》”根植读者心田,李坡---已成为那个年代共同记忆的一个符号,甚至是一个地标;就这样,有意私奔,无意大唐,共同营造出了一个六十年代特质的诗意的大唐意象。以致我在阅读和写这文字期间,老是做着那个时候的梦!不仅又想起曾和中央党校的几位教授一起研究“60后”时的情景,当时给出的“尴尬的一代”的论断,尽管颇受争议,《私奔到大唐》再次给予了我自信与启迪,于此,特向“私奔” 的勇士们致敬!

这是一群当年的红领巾,这群当年的小红领巾当年是这样作文的“我捡到一分钱交给了警察叔叔,警察叔叔问我你叫什么名字呀,我回答说我叫红领巾”“我扶着一位老奶奶过马路,我看到我的红领巾更加鲜艳了。当老奶奶夸赞我时,我斩钉截铁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当时集体无意识地真实地说着这些假大空的话。如今,他们在淡然一切后,终于集体释放!这是一场不关乎德行的狂欢,一场自由精神的放逐!他们初到大唐,亦或来到了初唐,再过经年,美不胜收的盛唐景象,或许由这么一群饱含六十年代精神特质的诸君再现给我们!

我也顺口溜一溜:(一)岁月增中减,回溯涩生甜;人生之况味,品过才坦然。(二)天命之年知天命,学友欢聚成宾朋;浮华时世不浮华,躬耕园里来躬耕。我还特意选了张招手的照片,让编者收进来,算是入伙,愿一起“私奔到大唐”,先到的诸君:请在我们的大唐等候!

 

                                   2018.1.18 于北京副中心

 

 

(张富英  男,笔名张戈、常青,196610月生于山东阳信。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东方大学高级学术顾问、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副主席,现任华文作家网《作家报》总编辑、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剧本评估推介中心副主任,已出版文学专著十余部我们的“那个年代”(《私奔到大唐》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