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给你们讲讲古代“高考的奇葩”事!

(2017-06-08 04:06:47)

高考|给你们讲讲古代“高考的奇葩”事!

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备受国人瞩目。

http://p0.qhimg.com/t01543b1dbdec0eca33.jpg?size=700x525

考试这件事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天分,从隋朝到现在已经经历一千四百余年。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封建时代的“高考”更是涌现出许多奇葩的人和事。

古代考试的大致过程包括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环节,最后一个环节上京赶考往往历时数月,整个流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这其中不论哪一天考生突然想通了,或者遇到什么意外突发状况,就此罢手,那不论是对家里的人还是对考生自己而言,都会造成无法避免的伤害。

http://p0.qhimg.com/t013d15b509c685739b.jpg?size=423x240

李贺因为避讳原因终身无法参加科举;

罗隐长得丑怎么考试都不中;

欧阳修写文章时太高兴不相信超纲而落榜;

古时高考可谓是“百花齐开”,趣味不少呀。

一场“零录取率”的考试

公元746年,杜甫初到长安求官,当时唐玄宗已懒得亲自处理政事,把“外朝”交给李林甫,“内朝”交给高力士。第二年,杜甫等一批才子参加“制举”考试,担任主考官的是李林甫。他嫉贤妒能,张九龄、严挺之、贺知章等一大批杰出人物都受到迫害甚至暗杀。他嫉恨因文学才能得到封赏进官的士人,参加“制举”考试的人没有一个被录取。为了掩盖阴谋,对考试结果他还向玄宗上表祝贺:天下贤士都在为国报效而没有遗漏,人尽其材。

未满周岁考生被录取

秦桧先后把持朝政十九年之久,排除异己,陷害忠良。在绍兴二十四年的一次科举考试中,秦桧为其年龄不到一岁(九个月)的孙子秦埙谋夺状元。他任命亲信为考试官,这些考官串通作弊,准备录取秦埙为状元。后经人揭发,状元没有当成,但也高中榜眼。由于秦桧的营私舞弊,其侄子秦焞、秦焴、姻亲沈兴杰、朋党周夤等人,也都得到了进士头衔。

最牛“小抄”:一寸纸写2.9万字

古代没有监控、没有身份证、没有照片,作弊比现在方便。带小抄是很常见的方式,考生们很有创意,衣服鞋袜里放小抄都算普通的,蜡烛、馒头、笔墨纸砚、辫子等等都成了小抄的容身之处,无所不用其极。清代有一个口袋书,一寸见方,写了2.9万字,印着41篇范文,凶残程度今人也不及。此外常见的是代考。晚唐的著名词人温庭筠以给人做枪手为乐。他参加过多次考试,几乎每次都给人做枪手,有一次给八个人写了考卷。

http://p2.qhimg.com/t01d66cce87fe6fae08.jpg?size=400x329

大风刮跑卷子 考生被除名

科举制度只能使极少部分人改变命运,成绩不够是主要落榜原因,但也有其他五花八门的因素。正德十二年,有个叫刘淮的人参加科举考试,他饱读诗书,中举应该没什么问题。正当他在考场答卷时,一阵风把他的卷子刮跑了。卷子被找回来后,负责录取工作的杨阁老在卷子上批上“不谨”两个大字,刘淮因此落榜。杨阁老所批的“不谨”按字面理解,可能是指责刘淮“不谨慎”。但这纯粹是偶然现象,因此革除刘淮的功名的确有些荒唐。

幸运儿中的幸运儿

宋代的刘之杰某一年参加科举考试,因肚子疼痛,拿着没答完的试卷往茅房跑。他把试卷插在茅房门上,解完手后试卷不见踪影。几天后,他发现自己中了进士,还名列前茅。刘之杰后来官至制置史,有一回他到某州视察工作,当地的官员接待他,说当时他也在考场上,上厕所见到了遗落的卷子,就带回考场答了,然后交给了考官。刘之杰如梦方醒,连忙表示感谢。

因想放屁得了第一

清时陕西乡试,一位主考大人赴西安做考官,临行前拜访官至尚书的恩师。两人谈话间尚书想放屁,但又不好意思,移了移屁股,主考官以为有玄机,立马问有啥吩咐。尚书说:“无他,下气通耳!”意思是说:“没啥,只是放了个屁。”主考官理解错了,以为要录取一个叫“夏器通”的。结果在西安,真有一名叫“夏器通”的考生,阴差阳错下这夏器通得了个第一名。

http://p5.qhimg.com/t01470fc0967287f96a.jpg?size=441x389

每年高考,广大考生都面临着“千军万马冲向独木桥”的激烈竞争,成功固然欢喜,即使失利了,也不要觉得人生自此晦暗无光。一次高考失利并不是人生永远的失败,在我国古代就出了很多牛气十足的“高考落榜生”。

明代画家唐伯虎

是一位受到科举严重打击的落榜生。当年,他因购买考题作弊东窗事发,被永远夺去了考生资格。起初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于是视游山玩水为人生第一乐,把红颜知己当人间最美,兴趣来时拿起画笔涂上几幅。但正因为这次打击,却打出了中国古代一位著名画家,他的画现在卖到了几千万元人民币一幅。

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

曾三次落榜。李时珍十四岁就中了秀才,之后的九年中,他三次考举人都没能考上。于是,便下定决心立志从医,一生潜心钻研医药。他走遍大江南北,并参考了八百多种医书,历经27年的辛劳,终于写成药物学巨制《本草纲目》。此书至今流传海内外,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

同样难逃落榜厄运。蒲松龄19岁时考童子试,成绩名列前茅。后来考举人、进士时却屡试不中。但这样的打击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潦倒终生,反而促使他更加苦读诗书,并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当成座右铭,常常深入民间采集素材,终于写出了鸿篇巨著《聊斋志异》。

古代有名的落榜生,远远不止这些。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人张继、“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著名的苦吟派诗人贾岛、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等都是落榜生。

http://p9.qhimg.com/t01891bf218ca77e658.jpg?size=700x385

在封建闭塞的古代,“落榜生”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对身处文明开放现代的我们来说,高考,只是人生众多考试中的一次而已,全力以赴,不留遗憾即可。就算发挥失常,落榜的也只是一次考试,而不是你的人生!

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