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必看:应该如何通过压岁钱引导孩子理财

(2016-02-15 22:17:20)

家长必看:应该如何通过压岁钱引导孩子理财

理财新闻腾讯财经[微博]2016-02-15 08:03
2

[摘要]这个计划最好是在给钱的时候制定,家长只提出原则,具体内容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预,但要监督、检查。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宁波亲子圈

如今,压岁钱也坐地起价,孩子收到的不是一笔小数目,如何处理就成了个问题。小一点的孩子,家长还能代管,但也得仔细考虑如何处置。大一点的孩子,爸妈就发愁了:如果把压岁钱交给孩子,家长担心他们还没有自控能力,会胡乱花掉,由家长保管又担心孩子不乐意,这可怎么办呢?

孩子多大时,压岁钱需要家长代管?

学龄前的孩子,主要是让其学习有关金钱的概念,此时孩子还不具备理财的能力,因此钱需要家长代为管理。

如果孩子不愿意上交压岁钱怎么办?

很多孩子并不知道为什么过年会给压岁钱,甚至认为是自己“挣来的”,是长辈们应该给的。因此,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压岁钱是长辈对孩子的爱和祝福的表达,让孩子懂得压岁钱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性交往的礼尚往来,又知道钱来之不易。在此基础上,和孩子讨论如何运用这笔钱,效果会好些。

孩子多大时,可以让他参与压岁钱管理?

对于小学一年级以上的孩子,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消费能力。父母把压岁钱完全“充公”容易让孩子内心产生抗拒,孩子也失去了学习独立支配金钱的机会,同时对“过年”的快乐体会也会大打折扣。甚至,还有的孩子在开学后会因此在同学面前产生自卑感。对于这样年龄段的孩子,父母让其理解压岁钱真正意义的同时,还应该和孩子商量一下压岁钱分配的比例,比如多少由父母来保管,多少由孩子自己去支配,同时还可以建议孩子把自留的压岁钱花在什么地方。

如何从压岁钱开始教孩子理财?

1,训练孩子有计划地使用钱

这个计划最好是在给钱的时候制定,家长只提出原则,具体内容则由孩子全权负责,家长不直接干预,但要监督、检查。

2,给孩子的钱的数额应当把握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围之内

压岁钱太多超出孩子平时零用的数额,父母应建议孩子把钱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必需的大件物品,并依据孩子的年龄及其消费预算留下一部分当零花钱。

3,可带孩子购物,示范明智消费

父母给孩子买东西,可带孩子一起去,通过货比三家,教会孩子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让他们在自己支配零花钱时更加节俭。

4,可进行模拟成人生活开支的训练

让年纪大些的孩子为自己买日用品,为家里买菜、交电话费等。家长还可以翻开账簿,告诉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帮助孩子了解该如何掌管家庭的“财政”。

压岁钱可分着放进3个“储蓄罐”

告诉孩子,压岁钱可以分成3个储蓄罐来放:

【第一个罐子“需要”】

建议用透明的,让孩子看得到里面的钱,用于生活中常用的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第二个罐子“梦想目标”】

起初设置偏低点,如孩子想要的玩具等;这部分金额可占压岁钱总数50%以上,可存进银行。

【第三个罐子“投资账户”】

这部分钱可分为两部分:1是存进银行,2是请父母代购理财产品,如股票、基金、少儿保险等,父母最好不要轻易挪用这笔钱,保证孩子知情权。

用压岁钱培养孩子孝心、爱心

家长用压岁钱建立一个“爱心小屋”,告诉孩子这些钱是长辈爱心和祝福的体现,除了自己使用外,还可以买一些礼物送给长辈,表示对长辈的孝敬和热爱。当社会和有困难的人需要时,也可以拿出来作为爱心捐助。

总而言之,小编认为:教育,应从小抓起,教会孩子理财也是一门学问。

 

压岁钱的来历 

每逢过年,民间百姓中有用红纸包钱给晚辈的风俗,称压岁钱。旧时的压岁钱是用红线串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串成鲫鱼形、如意形或龙形等吉祥形,取“钱龙”、“钱余”之意。
传说很早以前,有种叫“祟”的小妖怪,除夕深夜出来,喜欢用手摸睡得正香的孩子头,孩子往往被吓得哭起来。到了第二天,不是头疼发高热,就是变成呆子,弄得民间有小孩的人家不敢睡觉,灯点到天亮,叫做“守祟”。有户人家夫妇俩,五十多岁才生了一个宝贝儿子,八仙路过此地,算到这家孩子有难。八仙于是变成八枚铜钱,守在小孩身边。孩子入睡后,夫妇俩用红纸把铜钱一包,放在孩子枕头旁边,并吹灭灯上了床。半夜,“祟”出来,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发出一道道闪闪金光,吓得“祟”慌忙逃命而去。次日老夫妻把用红纸包铜钱的事,告诉了左邻右舍。以后家家效仿,逐渐就演变为“压岁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