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彩的描绘   诗意的吟咏/王丽  (织金文化旅游丛书(一):《品读织金》序)

(2016-01-02 11:35:04)
分类: 序、跋

多彩的描绘   诗意的吟咏

                       

 

   

2015年是织金县的文化旅游建设年,我们开展了以“爱家乡· 颂织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涉及文学、摄影、音乐、书画多种形式。其中,文学活动无疑是这次活动中的一场重头戏、一道风景线。为此,具体承办的县政协等单位先后组织承办了两次大型的文学采风活动:“贵州省散文学会赴织金采风”、“中国文艺家走进织金采风笔会”。来自我省各地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共100多位作家、文艺家来到我县进行采风、分组深入景区和边远的景点开展相关活动。本书是从织金本地征文作者及邀请作者、贵州省散文学会采风的作者、外省采风笔会作者三个部分选出的共190多篇(首)作品的结集。体裁以散文为主、也收录了诗歌(现代诗与古体诗),还有一篇以游览世界地质公园织金洞为题材、形式别致的科普小说及一些书法家的书法作品。

织金的本地人眷顾自己美丽的家乡自不待说,因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熟悉自己家乡的日月水火、山石田土、故里名人、风物特产;喝着家乡清澈的泉水、吃过地里香甜的瓜果、烧过地下乌黑的煤块、听过坡头诱人的山歌……他们挚爱这块的美丽而丰饶的热土,也为载入方志里的名人自豪……

 采风的作家们也喜欢织金,因为“光织金这个名字,就给人以无穷的遐想:织金,是纺织金色的丝绸?还是编织金色的梦想、未来?抑或是饱满的金子铺织山川……在走进织金之前,我曾对这个诗情画意的地名生出无尽遐想。”(刘红娅:《情醉织金》),这不是作者个人由衷的感叹,也不只是一种先入为主、望文生义的联想,只有你真正来到这里,实地游览一回、考察一番,就会理解此言不虚、名副其实。作家们的文章,就是这样的印证,值得认真地品读。

    一个地方给人的印象,其美的内容还体现在待人接物、情感交流方面,即要有好客、友善、坦诚的人情味进取向上的精神风貌,哪怕你只是短暂的停留。对此,书中也不乏写人记事的篇什。在作者看来:“其实,比山水更有魅力的,是一地的风土人情,是世世代代居住在这片土地的人们。……他们质朴纯厚,豁达安然,有地杰人灵之气,乐山乐水之态,团结协作奋进努力之风。”(高丽君:《你把心交给了我》)

作家们在以热情的热情,浓墨重彩地描绘织金,抒发情感的同时,对织金的变化发展也赞颂有加。“前后去过织金三次,每一次都给我不一样的触动。……织金的韵味就在这一点一点的变化中让人体味着生活的美好,日子的丰饶。”(费勇:《韵味织金,时光深处静穆的美》 )织金的旅游产业升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现代工业园区、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城市建设……也在作者的视线范围,通过聚焦与对比,得以新的姿容展现、以新的画面诠释。              

这是一本以征文和笔会方式采集来的作品,她或许还有欠缺、不尽完善,但却是迄今为止,从观感的角度,以文学的方式较为全面叙写织金的作品结集。书中的文章以深厚的感情、真实的描摹、独特的视角、诗意的笔触描写“大美织金  洞天福地”多姿多彩的风貌,抒发了作者或“爱家乡”、或“颂织金”的情感与体味、镜像与透视。在抒发喜爱之情的同时,也表达出个人的体验与人文关怀。

这本书的创作和选编凝结着众多作者和组织参与者的辛劳,闪烁着集体的心智之光,也是一次丰硕的收获。静静地阅读书中的文章,对织金,你会有一种亲近的感觉,会留下美好的印象。这对我们保护古建群落、历史遗迹、生态环境,以更高的品质建设美好家园,以更快的速度提升旅游品牌,也是一个激励与促进。

这里,我要感谢每一位作者特别是风尘仆仆、不辞鞍马劳顿来自大漠、边陲、海岛、都市……的作家们,是你们共同的辛劳,绘出了这样一本多姿多彩的山水册页,写出了这样一本意趣盎然的诗文篇章。

  

  

                      (王丽  贵州省织金县人民政府县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