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爱红

分类: 文艺评论 |
忽然发现,如今,能捧读好诗是件何等奢侈的事儿,一方面忙于生计的生存状态无暇去读,一方面虽时常有诗稿诗集送到手中,着实难以读下去。或许有好诗可读却无暇读是常有的吧,恰好有闲暇时刚好读到了好诗,这不是奢侈是什么!?我这样说既不怕得罪送我诗集的诗友,也不是笑话瞟一两眼翻一两下就动辄惊呼读到了绝世佳句的诗评家。今天的一番感慨,是由于读了王爱红的诗。在此,也不是专门要吹捧王爱红,实在是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就让我独享这来之不易的奢侈吧!
诗在诗人心底永远是圣洁的。手洗了自然是干净的,白纸一张也自然是干净的,干净的手拿来的干净的纸,且是不带格子的那种,诗人要在这上面写诗(《在你洗了手之后》)。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爱红对待诗歌的态度。正是这种宗教般神圣感“感动自己”,感动了我。《感动自己》是王爱红的一部诗集的名字。我知道,王爱红写诗他想感动的却不仅仅是他自己,还包括他想感动的有机会读到他的诗歌的读者。诗人自己首先感动,这是感动他人的基础。“感动自己”,这恐怕不仅仅是王爱红诗歌创作的原则。已故的著名诗歌评论家、诗人王燕生先生在读了王爱红的诗后如是说:在《感动自己》中,我们看到让王爱红感动的内容十分丰富……更有些竟是被我们所漠视的事物……他接受这些事物传来的信息,并把自己的脉搏和体温交给他们。爱红早期的诗多以短小见长,妙语珠玑,意味悠长。“自己往往是自己 /失败的英雄”(《骆驼吟》)“也许你是潜伏很久的暗礁/露出海面,就是一座丰碑”(《在雨中》)。著名诗人王耀东在读了王爱红的诗《今天是月亮的一半》后评论道:“含琴欲说独无处,传于琵琶心自知”,未开的这“一半”,有了作者轻轻的带有寻觅意味的呼吸,有这样的月亮是终生难以忘怀的啊。无论是《乘车》还是《在长虹桥边上》;无论是在《风筝都》,还是《暮秋之旅》《听你的闲谈》,诗人的《诗歌经历》总是“善意的脸上露着微笑!”
与王爱红早期诗歌对风花雪月的吹拉弹唱,对爱的浅唱低吟相比较,他在2015的诗歌自然深入到社会生活、人生以及人性、文化的层面等更加广阔的领域。
“我以一个诗人的名义断定”,掷地有声。这果敢的一呼,已成为诗人的骨血。诗言志,诗缘情。用诗歌干预生活,在诗歌中表现自己的观点,这是诗人把诗看重的原因所在。在《悼油画大师罗尔纯》这一首诗中,王爱红表现的不仅仅是对绘画大师陨落的惋惜,而是对文化的保护,以及更深入的层面。我想,对于真正的诗人诗歌无处不在,关键是要有一双发现诗的眼睛,扑捉诗的灵魂。《通讯营业网点记》这首诗诗人写了在通讯营业网点叫号排队办理业务的过程。这本是多么无聊的事,但在诗人笔下却产生了轻喜剧般的诗。诗人关系社会关系人生关系民众……诗人永远有一颗醒着的心。诗人的责任心,正义感促使他在无趣翻弄出盎然趣味,意境悠远呀。这就是诗人王爱红。“他刚从我坐下的地方站了起来/他一定会写诗/他一定是位诗人”,喜剧的终曲值得把玩!王爱红分明是说自己是一位诗人呀。一个人不管有什么样的生活,他写过诗,他写没有写出好诗,写没有写出在社会上流传的好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始终没有忘掉自己是一位诗人,他曾经是一为诗人,这就足够让人敬重了。“就像走在一本旧书里”“没有向着高处拓展,所以/莫斯科显得敦实”这就是诗人的俄罗斯印象,在走着、走过红场时,诗人淡然的说:“记着,你是幸福的”。诗人生活着并且歌唱着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我也感受到这种幸福。
《我在北京旅游》仿佛有长江大河奔流到海的舒畅呀。此诗读来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爽感。无疑,王爱红是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诗人。他深爱故乡,他更爱祖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凝聚着世间的大美。作为首都的北京,更是诗人心中永远欣赏不尽赞美不止的,这正是诗人愿意终身逗留在此,哪怕作为游客也乐此不疲的原因所在。作为一个外乡人,作为北漂一族,诗人的笔触没有放到立足的艰辛,创作的艰难之中,他仿佛省略了现实中这不堪的一段,而是直接用浪漫的笔调,写出了知足常乐,乐在其中的成就感。在诗人的眼里,北京“空气里都是浓缩的历史“,诗人“来北京十多年了”“今天,我突然觉得如此享受/每天都在北京旅游/住着超星级宾馆……这是我的生活方式/有人看见我,说我/在北京提着一只鸟笼”,俨然京爷的范儿!2015,随着居住证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此诗所表现出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就更显可贵了。诗人是无冕之王,我高兴地在这首诗中看到王爱红找到了这样的感觉。
诗人写《京姑》,让我们窥测到在上首诗中几乎(是已经)把自己比作 “王爷“的王爱红在这首诗中给读者交了一个底儿……什么底儿?是拷问还是质询?我在个中感受到的是满满的自信!最为一个诗人靠什么而独居一格,就不言而明了。
“屠呦呦在医学研究中发现了青蒿素”“而鲁迅却在医学研究中发现了文学”。鲁迅,是每一个中国文化人都不能越过去的人物,这是一种文化态度,诗人所触及到的,是一种文化记忆。世界上本来有两棵树,这两棵树,在鲁迅先生的冥想中,有了飞的姿势,唯此铸就了民族魂,“从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墙外一般有路”,北漂的前辈啊!谁会有资格吟诵;世界上本来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
不甘沉沦的品格,对诗充满敬仰的情怀,以及文化反思精神,这是我品读爱红诗歌的重要收获。这样的灵魂才是自由的高贵的!著名诗人、诗评家吴开晋在给《王爱红诗选》作的序言中,这样说道:爱红真是个有心人呀……他通过艺术的“呈现“,以看似平朴的手法,去挖掘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感悟,诗里蕴聚着自己的真情和巧妙的运思,耐人咀嚼回味。吴老相信:只要爱红能像诗人文青说的那样,驾起诗歌真善美三个金色车轮的马车勇往直前,一定会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诗作。
诚哉斯言,与爱红兄共勉!
2015年12月30日
(张富英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中国作家研究会名誉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北京东方大学高级学术顾问、山东省理论创新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任《作家报》总编辑、北京中作影视副总经理、世界华人联合总会诗书画院北京分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