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原是文学的富矿带——序《放歌百草原》/王宗仁
(2014-08-28 15:47:21)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艺评论 |
百草原是文学的富矿带
——序《放歌百草原》
王宗仁
我相信像我一样,第一次走进百草原的人大概都会发问:为什么叫百草原呢?他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实这和鲁迅的文章既有关联又不完全有关联。大不了是从鲁迅的文章里提取出来的,将园改成原。中南百草原集团的老总崔世豪说:从“园”到“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百草原是一个生态大原野——茂盛的植物、原始的森林、繁多的竹种、珍稀的动物,山水相映,给人带来舒适、愉悦,体验自然真善美。
我们当然钦佩崔老板,这位从安吉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庄稼人,在他离开故土,自己的事业做得有了辉煌的成就后,是一种乡愁牵系着他,远去又回归,一步一步走远又一步一步走近。他怀着对父老乡亲干干净净的大爱,深爱,再加上他具有远见的坚韧和超拔的智慧,硬是在一片贫瘠的荒漠上建设起了这么一个美丽富饶的庄园。乡亲们永远不会忘记建园之初他艰辛的跋涉,一双跑鞋,一个挎包,一顶草帽,一块毛巾。他踏遍了数千亩的山地荒野,走近了一户又一户邻里乡亲,和他们倾情交谈。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他走访了五个村的几千户农民兄弟,大家被他的赤诚和热情深深感动,都乐于把原本荒着的山丘租给他。这时他那被日晒风吹的黝黑的脸上浮现出亲切胜利的笑容。崔世豪,一个带领农民勇敢、智慧奔向小康的乡村自发的民间引路人。
走在百草原的风景里,你会觉得崔世豪这个人物无处不在。每一个草滩,每一片森林,每一座花园,每一块湿地……都会把你引进昔日他开发这个风景区时的艰苦岁月里。百草原是名符其实的文学富矿带。作家们在这块热土上是会大有作为的。这使我联想到,在当下,文学极需要强化关照现实生活的力度。我们为数不少的作家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总觉得他们坐在办公室编造的那些奇离古怪的故事,比现实生活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这些年,电视上不断出现的这类电视剧太伤害我们这个时代了,而且还有继续加大力度在伤害的趋势。现实沸腾的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却有人硬要远离它。人民热切希望作家们走近他们,不是身子走近,而是心心相映。
百草原是孕育文学的风水宝地,总有一天会有好作品从这里出世。贾平凹说:“读散文重要的是读情怀和智慧,而大情怀是朴素的,大智慧是日常的。”情怀和智慧就在生活中,在我们身边。
2014年7月24日于望柳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