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报》2004年大事月记
一 月
《作家报》全体同仁,认真总结二00三年走过的路;齐心踏上二O0四征程,并向广大读者致以春天的祝福。
二 月
本报全体同仁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本报顾问、著名诗人臧克家。著名学者、作家何琼崖为本报题赠:浇水施肥育嫩苗,乔木栋梁立天地。著名诗人、《国家公务员报》副总编艺军为本报题赠:作家之家。
三 月
3月15日八版“作品欣赏”编发的作家王浴海的散文《无奈之痛》及评析文章《容量巨大的<无奈之痛>全文被《北方文学》杂志转载。
四 月
4月3日一4日.《作家报》复刊一周年座谈会天笔会在昌乐隆重召开,原山东省作,原《黄河诗报》主编桑恒昌,山师大文学院教授张清华,山东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吴冰沁等到会并讲话。中共昌乐县委副书记张润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保泽等领导向大会致词并陪同参观采风。期间,本报收到了全国各地兄弟报刊、文艺团体及文朋诗友共300余贺辞贺电。
4月30日三版“诗艺杂谈”发表的浙江诗人王留芳的《关于诗的言说》“一石激起三层浪”,赞同、商榷与批评的声音持续不断。4月30日四版“新锐作家“发表湖南作家戴希的幽默讽刺小说两题,被《杂文选刊》8月上半月刊选载。
本月本报参予协办首届“草原情”中国中老年诗书画印大展赛活动。
五 月
5月10日,本报应邀参加了胜利石油管理局孤岛采油厂举办的第ll届槐花笔会,张富英总编与会并讲课。5月17日,张富英总编应邀参加了在青州召开的八集电视连续剧《情系兵民》的开机仪式。
六 月
6月12日,本报参予协办由淄博市作协等单位主办的“憨仲乡土文学作品研讨会”,社长兼总编张富英、副总编豫人与会并讲话。本报顾问塞风于6月19日病逝,本报全体同仁沉痛哀悼、深切缅怀,专派老人家看望慰问,并于6月30日二版开辟了“作家纪念”,刊出了吴开晋、吕家乡、宋遂良、袁忠岳、桑恒昌、孙国章、耿建华等的缅怀文字和塞风老人生前为本报题写的“我爱《作家报》”,本报同仁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办好《作家报》!
七 月
7月7日,社长兼总编张富英参加了“2004校园作家北京之旅文学夏令营暨‘创新杯’全国青少年文学艺术作品大赛颁奖仪式”。7月23日,本报应邀参加了山东省淄川区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秦克新《真情旋律》首发式暨声乐新作演唱会,张富英总编与会并讲话。
7月15日二版“名家访谈”刊发了北京著名纪实文学作家张骥良访本报顾问贺敬之的长篇专访《放歌几十载后的反思》。
八 月
8月25日,本报向齐鲁晚报与杭州卷烟厂联合发起的2004利群阳光爱心助学活动中产生的百位“阳光学子”赠寄了数期载有“校园风景”专版的《作家报》,以勉励学予们学有所成。
九 月
9月3日一6日,由本报主办、青岛市浪淘沙文化传播公司承办的首届琅琊台金秋笔会召开,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耿建华,济南市作协副主席、于艾香到会并做了专题讲座。来自山东、上海、浙江、江苏、内蒙等地40余位代表与会。
十 月
10月15—17日,社长兼总编张富英、副总编杨岸应邀参加了“第一届泗河文化笔会暨朱多锦诗歌艺术与学术研讨会。10月3日,本报应邀参加了由滨州市文联、市作协和阳信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李文南《枫晚楼诗草》座谈、研讨会”,张富英总编与会并讲话。
十一月
11月14—15日,本报社长兼总编张富英进京述职,向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汇报2004年度工作情况,并拜访了《世纪了望》主编赵通等同行和友人。11月15日晚,张富英总编应邀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第四届诗歌节第三条道路专场朗诵会,会上张总编介绍了《作家报》复刊历程及与第三条道路的合作,希望共同推动中国新诗的发展。
十二月
12月4日,张富英总编应邀参加了由济南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省书协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张仲亭书·历代名人咏济南作品集》首发式暨书法作品展”。12月15日,本报全体同仁在泉城广场合影。l2月26日,总编张富英、副总编豫人看望并采访了本报顾问、著名军旅作家李心田。
本报决定举办“作家报杯”文学艺术大奖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