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欢一味是品文

(2014-02-21 22:15:58)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艺评论

清欢一味是品文

——《当代作家新创作选粹》(代序)

 

张富英  吴宝华

 

    “清欢”二字,看着读着就让人心生洁净和欢喜。尘世喧嚣过后,清欢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清欢”的概念是什么呢?词典这样解释:清雅恬适之乐,或清淡的欢愉。这算是标准答案吧。其实越标准的答案,非标准的解释就越多,就像“幸福”的概念一样,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答案。曾凡树先生概括得好:“有一种幸福叫清欢”。清欢,喜悦着,幸福着,淡淡的,静静的,不张扬,不聒噪,这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宁静。

达到心灵深处宁静的妙方还有读书和写作。文人的小悲喜,折射的却是大世界。我们在他们笔下可以看到真善美,也可以窥到假恶丑;我们可以看到戏剧化的现实,更可以感到现实的戏剧化!

    一杯清茶,总能让人浮想联翩,也能让人变得安静下来。胡百顺先生的《白茶舞韵万里香》一文倾情叙述了安吉白茶的历史渊源、现状及发展。白茶是安吉的灵魂,有隆重的祭茶神活动——敬祭一株被尊为白茶祖的安吉白茶母树。作者就白茶的起源娓娓叙来,神话传说故事交替其中,那些伴随着白茶的发展出现的人物,就像白茶仙子一样,纯洁、能干,散发着迷人的馨香。是她们(他们)将安吉白茶产业做大做强,带领安吉人民走上了一条“靠茶吃茶”的致富路……白茶的赏心悦目,静如止水,意味深长,不正是清欢之境的写照吗?总之,胡先生此文,文墨伴茶香,读之让人爱不释手。

    多产作家袁银波先生的一组“忆战友情”的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兵,什么是真正的战友情。真正的兵就是许多年以后见了面还不忘给老上级行个军礼——军人本色;真正的战友情是在战友有“难”时倾己所能尽力相助,不以异样的眼光看待——每当作者时运不济,身常遭困,每每金融危机,不得不求助于战友董忠武。董忠武总会倾囊而助,甚至倒贴利息帮助作者,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实属难能可贵!能在战友之子热闹的婚礼上独寻清静搞创作,也算是一种“清欢”了。能有这样的清欢,实因战友情之深之重。“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算是袁银波对战友情作的一个总结吧。

    梦总在远方,风景总在别处。另一种清欢是背起行囊去自己喜欢的地方,游山玩水,让心灵释放而充实。周晖女士就是这样一位作者。她是中学退休教师,写作、发表、出版了很多作品、文集。她寄给我的散文集子,她请我“指教”的作品,多是人文游记。有时电话联系她,她会告知:我现在在洪洞或某地。让我艳羡她的悠闲。她的游记不单单是旅途观景的记述,更多是融入了自己的所感所悟,穿插了大量的神话传说,融入了人文和历史情怀。比如她文中的“穿紫河”“葵花井”“崔婆井”等人文景点,这样情景、观感交融的文章,读来让“游记”增加了份量,这样的游记才真的是独有味道。那些名山大川、小桥流水、古城风情、美丽乡村,被作者一步步走过,被作者一笔笔记录,也被我们一页页细阅。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边风景也独好。丁玉辉的一组文章,着眼点就是自己的家乡——贵州。春天的斗篷山生气逢勃,心灵净土榔木寨,神秘的施洞……他写贵州的风情、景点、人物,还有扬名天下的茅台酒……字里行间满溢着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的赞美,还有对故乡消失的乌江渡深深的惋惜,表现出来的是个有责任感的作家的担当和赤子的情怀。

    浙江作者子奴,是本书中相对比较年轻的作者。她的文笔精炼,文字淡淡的却极耐品味。碎碎的短句式连接,娓娓道出了她所见的“年”“圣诞”“旧屋”“街衢四景”“雪”……这一切好像都是“江南旧事”里的景物。读着这样的文字脑海中就会勾勒出一幅画面:一个江南女子,略带忧伤地款款而行,且行且思。她在欣赏她心中的风景,我们在欣赏她这幅风景和衍生出来的风景。正如她文中所述“……国恨家仇,严刑峻法与仁义儒雅,子嗣传承和情感纠葛,演绎着一幕幕清欢,一场场别离,与身体,与灵魂,与一切的一切,欢颜,旧容,笑靥,美人。”这是一幕幕不同的风景,唯有静心之人才能品出风景中的清欢。

    曾凡树先生是本集作者中最年长者。我多次细读过他的文字,他的文字不像有些老年作者一样——多有对命运不公的抱怨,对爱恨情仇的纠结等等。他所见的则是“生命的美丽无处不在”。曾先生许是经历得太多,悟透了,看淡了,已“修炼成仙”。他的文字总是纯纯的、淡淡的,雅雅的,暖暖的,读来让人无限动容、动情,禁不住让人怀想:这么一位“老爷爷”怎么会有如此细腻的心思和情感呢?怎么会有如此豁达的胸怀呢?在作者文中可觅得答案:生命本身就是需要像松树那样破石拼博的精神,就是冲破万重阻挠,寻求自己可以生长的“空间”。每一份生命都敢于在最艰苦的环境中励志成长,环境越是恶劣,生命之美就越显壮观。要么你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有了这样的认识,作者在被误解,被批斗,被清除出公职队伍,被纠错平反等一系列折腾中才能坚强地挺过来,才体悟了人生,才品出人生之清欢:“所谓清欢,当是品过人生百味,最后品出的一味宁静和淡泊。拥有一颗平常心,是清欢;品一杯闲茶,是清欢;举笔落纸文章,是清欢;聆听掩映的廊道;一杯太湖翠竹,漫淡着清淡的芳香。真正从喧嚣的尘世中走出来,在园林里漫步,微风指过,听潺潺流水,闻青草花香,看游鱼嬉水。坐下来,净品一壶茶,吃几道山珍野菜,感受疏淡简朴的生活,此时此刻,你会恍然,原来这样,就是清欢。”

    平淡琐碎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得不当,会让人崩溃。处理得当,会让人体会出另一种清欢。宁夏作者周萍,她的工作基本就是和各种数字、报表打交道,文中也多见各类不同的数字。这类工种繁琐枯燥,最容易让人心生厌烦。但是周萍不,她把工作和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不管多难的任务,都会加班加点尽力完成至完美。且在工作之余爱上了写作,且小有成就,不得不让我们感佩她的敬业与勤奋。业余的旅游也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下桂林,上北京,游沙坡头,都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作品。《为新人拍照》一文尤其感人并让人深思。我看到了因故没有放入书中的周萍配文的“新人照片”。“照片上的新人只有一身漂亮的服装,在新人的背后,没有一件时新的家具,没有一个像样的摆设,格外引人注目的是那破旧的房子,大约有四、五十年了,土坯都脱落了,这让我不得不敬佩这对新人,尤其是新娘子,人长得这么漂亮,却心甘情愿地嫁到这样贫困的家里,结婚的场面格外简陋,却看不到新娘子一丝的不满和忧虑,而是满脸幸福与微笑。照相时,她很自然、主动地扶着奶奶、挽着婆婆、挎着丈夫,脸上流露着幸福的笑容。”“在人们普遍追求物质享受、金钱利益的今天,他们之间的这种纯真简朴的爱情,显得尤为可贵,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要比他们好得多,却仍然还不满足,美丽的新娘和破旧的房子时时浮现在我眼前,与他们相比,我们缺少的不正是那种对爱的信念吗?”周萍看到了,感受到了,这是更难能可贵的。心也清欢,人也清欢。我们在周萍笔下,在新娘子身上感受到了一种人生的正能量。

 

    萧峰是个文学多面手,散文、小说、诗歌、戏曲样样拿得起,这也与他的本职工作——搞群众文化工作是分不开的。他的一组散文多是美好且略有忧伤的回忆。那时花开,花开花谢,满是少年的情怀和淡淡的牵挂以及深深的忧虑。“我微笑着怜爱地看着他们(小学生),默默地祈祷:希望这些小朋友中再也不要出现下一个唐雯……”唐雯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作者心中之痛,他的忧虑正是作者悲悯情怀的体现。《母亲》一文,向我们展示了很多“进城”母亲的生活现状。儿女们为了表示孝心,接乡下的母亲进城,本是好事情,但“母亲整天不说话,静静的坐着” “母亲在发呆,看着远处的夕阳从天边慢慢落下”“ 住在城里的日子,母亲很少出门”“ 当我们都去上班,孩子们也去学校上学,她就得一个人待在家里。我们一回家就喜欢守在电脑边自顾自忙着手头未完的工作。母亲只得选择多和孩子们交流,谈一些话,但是孩子们回来就要写作业,也没空和她聊。”……这样的生活场景你是不是似曾熟悉?在城乡一体化的将来,这是现在或将来很多老人的生活现状,他们不适应,但也不得不学着适应——作者的母亲后来喜欢上和小区的老太太们去听所谓的免费健康讲座,学跳广场舞,实非情不得已。“让母亲和其他老人一起多交流交流,做做操,喊喊口令,感受那种热闹的氛围。只要母亲能够开心,哪怕被骗掉一部分钱儿子觉得也值得!”这是作者的顺和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想当诗人”。他在这篇《我想当诗人》的文章中,记述了“成为诗人”的过程。在读了他文中的诗之后,你会觉得,他的散文朴实无华,平淡中见真情。诗歌也清新绮丽,令人耳目一新,且多有创作缘由,请读者们在文中见证一个“诗人”走过的诗歌之路吧!

    在这样春寒料俏的春日,手捧一卷书稿,静静品赏,细细体味。和天南地北的作者们神交,或会心一笑,或若有所思。忽觉得:清欢一味是品文,东方已亮不觉晨。同诸位道友及读者诸君共勉!

    是为序。

 

                                                  2014年春日之夜

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