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韵夏公赋(代序)
(2014-01-15 13:47:19)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文艺评论 |
--夏家骏《我不是包公》序
杨 枫 张富英
夏公名家骏,一九三七生于桂林。祖籍湖南龙山,乃土家族后裔,炎黄子孙。幼失怙恃,命苦;孤得收养,幸运。上小学,念中学,入大学;由来凤,到吉首,进天津。人穷志不穷,家贫才不贫。研究明史清史,学业长进;师从郑天挺君,心怀感恩。研究生毕业,分配到齐齐哈尔,十三年园丁,教书育人。后调黑龙江省社科院,一心钻研学问,著书立说建功勋。一九八六调入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委以研究员、教授之重任。一“研”二“授”,为人“解惑”,为己“壮心”。 家骏真佳俊,人能乃能人。
才高八斗,斗转星移才随时光长;学富五车,车到山前学与路共进。研“平民法学”、“平民书法”,深谙“凭黾”之进取;当“布衣青天”、“布衣委员”,悟得“不一”之区分;挎美术、基金职衔,智贤奉献无现奉;任人大、政协常委,常为民事想市民。不是包公,无包公之官印;效法包公,有包公之精神。
《我不是包公》、《在崖缝中成长》两部书,拓夏公《昨天》之脚印——
印出回忆之经纬,印出岁月之艰辛;印出有为之不悔,印出品质之清纯;印出事业之精进,印出成就之缤纷,印出人性之善美,印出理想之追寻,印出生命之真谛,印出征程之延伸……这“脚印”是“崖缝”高耸的老树之落叶,与土地相吻;这“脚印”是“包公”的慧眼之凝聚,与人民相亲。
重任在身,任重道远,身负重任任更重;真理在手,理真气足,手握真理理愈真。气足,不畏道远;理真,胜担重任。心怀旭日,更喜天朗朗;掌托北斗,何惧夜沉沉。
难!不改初衷,不坠凌云之志;苦!不负众望,不辱时代之魂。黑暗与光明较劲,黑暗败退;委员与百姓同心,百姓欢欣。两袖清风驱邪气,使几多财迷积怨记恨;一纸上书亮真相,令多少贪官落马被擒;
言必行,行必果,果必真;真必信。信必服,服必亲。上下之纽带,和谐安稳;左右之天平,处以公心。堂堂正正,一身正气,使高山竖拇指;磊磊落落,满腔热忱,令长河起回音。
善良之心,历经坎坎坷坷,为足迹注入缕缕欣慰。正义之道,伴随曲曲折折,给额头刻下道道皱纹。
《昨天》书两部,“古稀”加五春。岁月留史迹,年轮刻心痕,才艺年年长,心曲日日吟。回忆如美酒,展望似金尊。金尊美酒伴夏老,东海南山福长存。笔者新韵夏公赋,敬献两颗钦佩心。
杨枫,北京神州雅海文化艺术院院长、法人代表。现出任作家出版社《大雅书系》统筹、主编。
张富英,《作家报》总编辑。系中国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