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策略

(2013-05-13 21:05:13)
分类: 课后总结
乔纳森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模型(CLE)所设计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三种教学策略支持:
(1)建模策略:建模是CLE中最常用的教学策略。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建模:显性的行为建模和隐性的认知过程建模。行为建模用来表明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应执行哪些活动以及如何执行这些活动;认知建模则说明学习者在从事这些学习活动时应当使用的推理方法。
(2)教练策略:正确的教练策略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可以观察、指导学生的操作并提供反馈;通过分析学生的成绩还可以对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提出中肯的建议。教练的最重要的工作是监控、分析和调节学习者各种能力的发展(包括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学习态度、动作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发展)。
(3)支架策略:这是根据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对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建立“支架式”概念框架,使学习者自己能沿着“支架”逐步攀升,从而完成对复杂概念意义建构的一种教学策略。
但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并不适合于所有的学习结果,它比较适合于学习者个人的和协作的知识建构和问题解决。
乔纳森从大量实践中总结出了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一些原则:
(1)构造仿真世界的环境,运用与学习相关的情境;
(2)着重于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方法;
(3)教师成为教练和策略分析者;
(4)强调概念之间的关系,提供多种表示和观点;
(5)教学目标应该协商而不是强加;
(6)评估应该成为自我分析的工具;
(7)提供工具和环境帮助学生阐释世界的多种观点;
(8)学习活动应该由学生自我控制和协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