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些词牌名的由来你知道吗?(下)】

(2024-02-24 15:28:41)

24.水调歌头《水调》 ,乃唐人大曲,凡大曲必有歌头,《水调歌头》乃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也。调创始于隋唐间,《隋唐嘉话》载:“炀帝凿汴河, 自制《水调歌》。”

《水调歌头中秋》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5.相见欢据《白香词谱》考证:本调始于唐,原是唐教坊曲名,正名《相见欢》最先把《相见欢》从教坊曲转为词调的是南唐后主李煜。李煜用这个词牌名填词时已在归宋之后,忆起往昔纸醉金迷的生活,怆然泪下,写下一首凄惋的《相见欢》。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26.钗头凤《钗头凤》词调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因《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

《钗头凤红酥手》

[宋]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浥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27.踏莎行《踏莎行》作为词调是寇准的自度曲,咏的是暮春时节,莎草离披,践踏寻芳之事。

《踏莎行候馆梅残》

[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28.浪淘沙《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唐玄宗开元年间的敦煌曲就有了《浪淘沙》的曲调名,这个曲调是流传于丽江纳西族民间的洞经古乐。词家认为“浪淘沙”作为双调之长短句词,始于南唐后主李煜。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南唐]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9.渔歌子《渔歌子》,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此曲起源于民间的渔歌。初名《渔父歌》,后收入在《花间集》时更名为《渔歌子》,分单、双调两种。单调以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这首为正体,双调以顾复“晓风清”、孙光宪“泛流萤”词为正体。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0.水龙吟《水龙吟》最早是南北朝时北齐的一组古琴曲,因唐玄宗最擅长吹笛子,御用音乐家们迎合皇上的旨意,改编成了笛曲。《水龙吟》 的词调,首见于北宋柳永的咏梅之作(见《历代诗余》卷七十四),次见章质夫、苏轼的唱和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31.鹧鸪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等,今存最早词作为北宋宋祁的《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宋]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32.定风波《定风波》,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唐代(兼有五代)的燕乐曲子歌辞,为当时民间所做,有“边客游子之呻吟,忠臣义士之壮语,隐君子之怡情悦志,少年学子之热情与失望,以及佛子之赞颂,医生之歌诀”,更有外族统治下“敦煌人民之壮烈歌声。

《定风波三月七日》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3.一剪梅宋代称一枝为一剪。前面介绍《一枝春》时便说过,古时远地赠人,辄以梅花- -枝表相思。词名一剪梅,就是于斯取义的。《一剪梅》 作为词调最早见于周邦彦,是周邦彦的自度曲。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4.满江红词牌源自《冥音录》里一个曲子名。原来叫做“上江红”,而“上”亦为“满”的意思,所以也叫做“满江红”。柳永和范仲淹的传世佳作使这个词牌名声大作,后岳飞的《满江红》让词牌跳出忧凄与愤怨的阁楼,带来了“满江红日”的悲壮情怀。

《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5.帝台春《帝台春》原是琵琶曲,后用做词调名。这个词牌宋词仅有一首,宋李甲所作,载于《乐府雅词》卷下。

《帝台春芳草碧色》

[宋]李甲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似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拼则而今已拼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36.清平乐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汉乐府“清乐”“平乐” 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名。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37.虞美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本意为咏项羽宠姬虞美人事,因以此为调名。虞姬,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虞美人》原有三种曲调,后来以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为韵体正声。

《虞美人听雨》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38.卜算子相传唐代骆宾王作诗喜欢用数字,人称“卜算子”,词家遂用为调名。另有--说法是取自黄庭坚词“似扶着、卖卜算”,大概是取现在卖卜算命之人的意思。《 词谱》以苏轼“缺月挂疏桐”一首为正体。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39.永遇乐词牌名来自一个忧伤的故事。唐朝书生杜秘书,工于填词。他邻居有个小女儿叫酥香,美丽聪慧。郎情妾意,私订终身,这件事被酥香家仆人发现后,报告了主子。书生被告官判刑,发配到河朔。临行前,他为酥香写了一首《永遇乐》诗,酥香拿着这首词,连唱三遍,声竭而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40.彩云归《彩云归》,最早起源于宋大曲,是宫廷音乐中以大曲形式出现的曲目,而将此曲带到民间,改良成一种单独曲子词形式的,据记载,是大词人柳永。

《彩云归蘅皋向晚舣轻航》

[宋]柳永

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昼,江练静、皎月飞光。那堪听、远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

堪伤。朝欢暮散,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余香。算得伊、鸳衾凤枕,夜永争不思量。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


41.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東友》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42.苏幕遮原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幕,一作“莫”或“摩”。源于龟兹乐,据考证是高昌民间以水交泼乞寒之歌舞戏。

《苏幕遮怀旧》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43.扬州慢又名《朗州慢》。此调是宋姜夔过扬州时自度之曲,内容是写扬州在战乱后的破败景象和自己的感慨。

《扬州慢淮左名都》

[宋]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44.望海潮此调首见于柳永《乐章集》,是柳永所创的新声。调名是以钱塘(今杭州)作为观潮胜地而取其意。

《望海潮东南形胜》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讞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45.雨霖铃也作《雨淋铃》。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云:“《雨霖铃》者,因唐明皇驾回至骆谷闻雨淋銮铃,因令张野狐撰为”曲名。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46.南乡子唐教坊曲,又名《好离乡》《 蕉叶怨》。按敦煌卷子内的舞谱,此调原为舞曲。陈元龙注《片玉集》云:“晋国高士隐于南乡,因以为氏也(号南子)。”唐代乐工将“南乡子”作为教坊曲名,用作词调。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赞同 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