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朱淑贞有一首“寻寻觅觅,冷冷清凊,凄凄惨渗切切”般的词吗?】
标签:
杂谈 |

朱淑贞,也写成朱淑真或朱淑珍,宋著名的女诗人。大约生于1079或说1080年,卒于1131或涚1133年。与李清照(1084---1155)}是同时代人。关于她的生平,遗留下来的史料很少很少,而且多有歧义。但是从宋人魏仲恭的《断肠诗集序》中的一些介绍和她的诗词里,我们能钩沉到她大略的一生。这里,我只取一种说法介绍一下,而且有很多不关这篇主旨的內容,就不去管它了。
起初她对丈夫还是抱有希望的,她曾写诗这样鼓励丈夫:“美璞莫辞雕作器,涓流终见积成渊”。还期望他“鸿鹄羽仪当养就,飞腾早晚看冲天。”
但丈夫是个极不争气的,胸无大志,一味钻营,俗气冲天。头些年,朱淑贞尚随他辗转于吴越荆楚之间。渐渐地朱淑贞厌倦了这种毫无情趣的生活。她在《春日怀泪》诗中写道:
她抱怨“不自由”,“亲帏千里”“无家信”,纵有鸟语花香的美景亦如虚设。生活得一点情趣也没有。
后来丈夫越来越不象样了,甚至把妓女都带到家里来寻欢作乐,并经常家暴。朱淑贞忍无可忍,只得离家出走。宋代刑律规定,凡是女方提出离婚,即使判决允许离婚,女方也要坐三年牢狱。所以朱淑贞并没主张离婚,只是不告而别。
适逢京城宰相曾布之妻魏玩慕朱淑贞之诗名,邀请朱淑贞去汴梁共同吟诗填词。因此朱淑贞就成了宰相家的座上客。在此期间,她有幸遇上一个心上人。于是经常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吟诗赋词,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这段时间里,她写下了大量描写两情相爱的诗词。其中有些词还写得非常大胆香艳。如《清平乐•夏日游湖》:
你看这迟来的爱情多么灼烈:“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象这样的诗词还可以列出很多,有兴趣的自已去找来看吧,这里我就不多引用了。难怪后来有人把朱淑贞划入“香艳诗人”之列。更有甚者,说朱淑贞汴梁的生活是“桑濮之行”,斥之为“泆女”(即淫女)。
但是天不从人愿。不久金兵占领汴梁,掳徽钦二帝。朱淑贞也不得不与心上人分手。下面这首词可能就是追忆他们分手时的情景吧:
上阕是写别时的无奈,下阕是别后的想念。特别是最后的“天易见,见伊难。”更是她急切想重见恋人的真情流露!盼望,等待,失望,怨恨,灰心。心里是五味杂陈啊。
据宋人魏仲恭《断肠集序》中记载,这次她回到父母的身边后,父母认为她的所作所为不遵妇道,有辱门楣,不肯原谅她。并且把她写的诗词付之一炬。到她死后,后人各处收集,百不存一,名为《断肠集》。
是的,朱淑贞在回家后不久,就在望断秋水的孤寂中,悄然抑郁地逝去。我们篇首的那首《春怨》,可能就是这段时间里写的。你看她“独行独坐,独唱独酌还独卧。”中五个“独”字,完全和李清照的“寻寻覔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如同一辙。李清照是写丧偶之痛,而她是悲嫁人不着之怨。接着她写在独自一人转了一圈后,突然静下来,又专注地思念起那个“他”来。心里是一阵阵的绞痛!微寒的春意,好象有意地撩拨着她的心事。正同李清照写的“乍暧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一样。{这里“著摸”可能是宋朝时人们常用的口语,应作“撩拨”或“戏弄”解。北宋诗人孔平仲在题为《怀蓬莱阁》的诗中写道:“深林鸟语流连客,野径花香着莫人。”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很巧,他正出生在靖康耻那年)也在他的《和王司法雨中惠诗》诗中那么写:“无那(奈)春愁着莫人,风颠雨急更黄昏”。}
下阕一开始“此情谁见”,还是在強调“独”。为思念的人儿泪下如雨,把化的妆冲去了半边也顾不得了。因愁得病,因病更添愁呵。到了晚上,“剔尽寒灯梦不成。”这里特别要注意“尽”字。说明是整夜地失眠,所以“梦不成”哦!正如李清照写的“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沒有用典,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特别是了解了她那爱情悲剧以后,可以对这首小词的情感表达,有更深切的体验。读了这首词后,你是否能有一种读李清照《声声慢》的感觉?
诣也很高。明代大画家沈周在他的《石田集》中有题朱淑真
画说:“绣阁新编写断肠,更分残墨写潇湘。"也是明代的著
名画
家杜琼在朱溆贞的《竹梅图》上题词道:观其笔意词语皆清
婉......诚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据说她最擅长是红梅翠
竹。可惜的是,不知什么原
因,她的字画都没能流传至今。
最后说明一下,关于朱淑贞的身世,到目前为止,尚是个X,
我这篇文章的一些叙述,仅凭我自已的理解去写的。如若有错误请指出,不胜感谢。
(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