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365读书心得——力量从哪里来

标签:
365新生退一步 |
分类: 读书笔记 |
一、人生的路,如何选择:三个底层思维: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他人、如何看待机会和欲望。经常看自己有什么,而不是没有什么。我们的教育
是让大家倾向于过于苛求自己,习惯性的用自己没有的或者短板和别人的长处比,而大多数成功的人其实是靠发扬自己的长处而成功的。因为说到底,真正的成功不是外在表象,而是活成自己的样子,也就是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最大限度。把自己的长处和更优秀的人比。自信而不自负,就能做一些有挑战的事情。
二、如何看待他人:可敌可友,可亲可疏,把每一个人都看成老师和伙伴。其实我们能接触的任何人都有独特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如果会提问题,其实相当于以极低的成本,了解了他人多年总结的有价值的经验,工作时也是这样,因为工作是没有现成答案的,所以要学会问问题。这能帮助我们理解对面的人的真实需求和经验。如何问问题呢,好问题的核心是有开放性,而封闭性(是或否就是封闭性问题)比如:你为什么这么想,你认为最大的阻力是什么等等。放开心态。比如自我实现预言,如果用开心的心态引导别人分享,用更有效的方式问题,引导别人分享,别人分享自己受益。我们会因为有好的结果而用更开放的心态对待别人,由此进入一个正循环,如果你保持认为周围人没用的负面心态,选择不跟他人打交道,那别人就不会跟你分享,你也不会去问问题。由此进入负面循环。
三、我们能改变别人吗,在真实的生活里,并非所有人都是天然的良师益友。我们会经常遇到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这时候的问题就是如何改变,我们常身处的困境就是该如何“改变”周围的人。影响他人的九种方法的模型,方法包括诉诸权威,诉诸逻辑,做榜样,诉诸情感等。但这些方法总是有用的。
四、“术”,而背后的"道"是,当你放弃改变别人这个念头的时候,才有可能发生改变。为什么,因为人是不可能被
别人改变的,只有自己想改变时才会真的改变。比如
:去一个朋友家里做客,她家非常整洁干净,我当时就想,这样真好,我的家也要这样,于是回家开始收拾。这个朋友什么也没有说,就是做了他自己,我看到了,心向往之,于是自己也改变,试想,如果他对我说,你看你家这么乱,你看我家多干净,你赶紧改改吧,我一定会非常抗拒,我家什么样,
关你什么事?所以,真正能改变你的人往往是没有想改变你的人。是他们做了自已的样子,你看到了,将其化为内心的需求,改变才会发生。反过来看,我们对别人也是一样的,当我们做好自己,没有“改变别人”的动机的时候,别人反而更容易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是内生的,持久的。
前一篇:春雨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