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开题报告
(2013-09-10 08:33:08)分类: 课题报告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立项号 |
2013XKT-XXSX001 |
课题名称 |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
|
负责人 |
姚丽娟 |
所在单位 |
西安市高新第三小学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般都是以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 这样的五种环节出现,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为学生的主动性被束缚着,有劲使不上;课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满堂灌,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都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这种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能力、品质、行为习惯的培养的教学模式,不但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要求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创造一种适合所有儿童的数学教育。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以学定教”,从而增强教学设计及其实施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使教学设计及其实施建立在客观地、符合学生实际的扎实基础上。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探寻数学知识的规律,那么教师就应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与引导者。“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开启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情趣。它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愉快地学,主动的学。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在数学学习中,充满着学生主动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包括猜测、验证、观察、实验、操作、收集、整理、反思、交流和应用等等,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生数学学习包括:知识形成、探索实践、合作交流、应用拓展、情感体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所谓“先学”,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按照老师所揭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自己学习教材内容并尝试回答有关的问题。 新课程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学情分析,就是要真正了解学生,深入分析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主观认识,已经掌握和尚未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策略等。所谓“后教”,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整理,评价并进行必要的补充。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本课题将采取分阶段分重点研究的思路,并经过学习和建构理论—实践检验—应用与理论完善的过程,力求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1、最初的理论学习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 本阶段的任务是:查阅大量的文献,整理和制定方案,成立课题组,确定实验人员。 2、行动研究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7月 本阶段的任务是:通过行动研究“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A、第一阶段(2013年9月——2014年1月)第一轮试验 对实验班级学生科学编组,合理排座,组建“一帮一”、“兵教兵”学习小组, 培训小干部。制定修改课堂教学模式。 B、第二阶段(2013年9月—2014年7月) 在教学中按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模式初步实施,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应用和理论完善阶段:2014年8月 本阶段的任务是:整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最终研究成果: 1、优秀课堂教学设计。 2、教学活动录像资料。 3、研究论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实施的典型案例。 4、研究报告:“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