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的情境创设

(2013-04-27 22:22:20)
标签:

小学数学

情境创设

分类: 教育信息化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学生的学习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改的落实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努力去摸索,去探求。我们在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探求的同时,应时常多一份理性的思考。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中的情境创设谈几点我在教学中的体会。

一个好的课堂教学的导入能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作为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的导入。以往的课堂导入是先复习旧知识,然后教学例题得出结论再练习。现在导入新课是从创设情境导入的,情境之后让学生发现问题、讨论交流,最后得出结论,再拓展。复习导入能扫除新知识的障碍,使新知识的学习非常顺畅,能做到精讲多练,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技能,但是没给学生提供自动检索有用信息的机会,削弱了问题的挑战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利于学生开展有个性的思维活动。而创设问题情境导入的好处是:问题情境创设出来了,学生面对情境要自己检索有用信息,自己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使学生有探索的热情,能自主的进行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但如果学生的基础不好,他的探索无法进行,别人交流时他也听不懂。或者如果处理不好情境中的非教学内容,一时转不到教学内容的学习上来,偏移了学习目标,耗费了教学时间。凡事都有利弊,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趋利避害,根据不同的内容来安排: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怎么创设情境。

一、问题情境可以是生活情境、童话情境,也可以是数学问题情境。

生活情境既有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也有科学和社会常识,这样的情境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用。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心所欲的组织教学材料,但是问题情境不等同于生活情境和童话情境,有些是从数学发展的需要来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我们在学习角的测量的时候都量过三角板三个角的度数,谁还记得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么?

学生报出度数。

师:三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

学生算出是1800

师:三角尺三个角的度数是固定的,和是1800。如果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它的三个角的和是多少呢,是不是也是1800呢?我们研究的方法是什么呢?

生:画个三角形量出三个角的度数再求和。

我建议小组分工,有画锐角三角形的,有画直角三角形的,有画钝角三角形的,然后研究除了用量角的方法之外,每个小组成至少再想出一种办法来研究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

这样的情境导入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分析教材提供的情境对一节课的数学教学发挥的作用,合理安排教学。

虽然每堂课的例题都创设了情境,但教材创设的情境对这一节课的教学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只是起引入的作用,有的是引领全课的学习,有的是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时,教材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三辆车,大车45个座,中车30个座,小车3个座。我这样提问: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30+3、45+30、45+3)。我指出30+3已经学过,看看另外两题与它有什么不同,学完之后我又将算法进行比较,我认为这样做,一能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二让学生明白了学习这节课的知识背景,学过几十加几,再学几十几加几和几十几加几;三是式子摆出来引领了全课的学习,把整堂课串起来,显得教学很紧凑。

有的情境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提供了直观材料有助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如三年级上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例题是52个羽毛球,10个装一筒,把这些分给两个班。学生对于竖式的书写格式、计算步骤已经掌握,关键就在十位除过以后还剩“1”,应该怎样处理。学生们看图生活经验就出来了,先分成筒的,每班分两筒,还剩1筒,把这1筒打开和另外两个合在一起再分给两个班,每班再分得6个,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提供数学思考的直观材料,帮学生思考。

三、分析情境中的非数学内容和数学内容,恰当地发挥数学内容的作用,突出教学内容。

教材中提供的情境有数学内容,也有非数学内容。非数学内容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数学内容正是这节课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我们要分析哪些是数学内容,哪些是非数学内容。如《乘法的初步认识》呈现的画面是田园生活,学生看了会有愉悦的感情和学习的热情,下面我是这样来进行的,

师:在这美丽的田园里有兔子,有小鸡,请大家看一看,兔子是几只几只的在一起?

生:两只两只的在一起。

师:你们能不能两只两只的数一数,能不能列出式子?

生:2+2+2=6

师:几个2相加?

生:3个2相加。

师:谁能几只几只的数小鸡?

生:1个3只,2个3只,3个3只,4个3只。

师:大家能列出加法算式么,有几个3?

这里让学生看小兔、小鸡是几只几只的在一起,就突出了现实情境中加数相同这个特点,让学生说出有3个2,4个3,把生活语言抽象成数学语言,为乘法的意义做了准备。而让学生数一数加法算式中相同加数的个数,又从形式上加深了对几个几的联系,这一切都为乘法意义的教学做了准备。

四、导入要简洁明快,不过多的占用时间。

导入不能耗费过多的教学时间,不好创设情境就开门见山,不要牵强附会的创设情境。在倒数的教学中,我开门见山的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乘法,为了下一步学习的需要,要用分数乘法的知识研究两个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乘积是1),我这里有些分数,哪两个数的乘积是“1”,请同学们写成乘法算式,对于这样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这种关系在数学上叫做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互为是什么意思?请大家从形式上看,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分子分母正好颠倒位置,这也是起名倒数的原因,你能利用这种形式的联系很快的说出一个分数的倒数么?说分数的倒数易如反掌,那整数有没有倒数呢?以5、7、1、0为代表,来研究整数有没有倒数。让学生自己研究,并说出自己的结论。之后设计练习为:一个长方形,长5分米,宽3分米,长是宽的几分之几,宽是长的几分之几,这两个分数有什么关系?(互为倒数)一根钢管长4米,重7千克,每米钢管重几千克,每千克钢管有多长?你会发现什么,(两个数互为倒数)看来互为倒数的两个数能反映互逆的两个数量关系。

总之,情景创设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内容有选择性地对待,应从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不要让情境光有华丽的外表,而没有内涵,要使情景创设真正成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问题中学习。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情景,是一种教学艺术,不仅能帮助教师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样,数学课堂才会生机盎然,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育之殇
后一篇:唱歌的小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