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周至县教育局2016年度校(园)长
校本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16年12月28日
立项号
|
|
课题名称
|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
负责人
|
高婷
|
所在单位
|
周至县富仁镇第一幼儿园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需求。
3、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和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4、利于《纲要》和《指南》的贯彻落实和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从非专业到专业的转化过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不断深化的过程。本课题以课程园本化实施和研究为依托,结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通过课程的开发和整合运用,树立教师科学的教育理念,强化专业学习和专业培训,增强教师的职业追求和信仰,熟练掌握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教育行为的不断规范和教育技能的日趋娴熟。是实现教师职业向成熟专业逐步过渡的促进过程。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1、课题论证、申报和准备阶段(2016年11月)
(1)对课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证,上报各种申报材料。
(2)制定本阶段实施方案。
(3)成立课题领导组,明确分工和职责,组织相关的学习和培训。
(4)运用文献检索法让参研的全体教师学习有关课程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内容,做好研究前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5)组织开题论证会。
2、实践研究阶段(2016年12月)
(1)制定本阶段实施方案。
(2)宣传发动,寻求家长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增强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同感和积极性。
(3)发放教师调查问卷,全面了解本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现状(4)制定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方案,落实和完善方案,探究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5)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6)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学习培训活动。
(7)注重研究过程管理、指导、反思、调整,做好阶段性成果的整理和提升工作。
(8)组织中期课题研讨会,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3、成果汇总和结题认定阶段
(1)制定本阶段研究实施方案。
(2)总结分析上一阶段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研究工作。
(3)资料整理,成果汇总,形成研究文集。
(4)撰写结题报告。
(5)研究成果鉴定。
(6)组织结题汇报会。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在收集整理课题论证及申报材料、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表、反思笔记、论文、优质课程展示及案例研析、园本课程、中期研究报告、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方案等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和科学提升,并最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和《推进课程园本化促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集。为幼儿园推进课程园本化促专业化教师团队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范本。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开题报告
周至县文献幼儿园申报的课题《推进课程园本化促教师专业发展》,经教育局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从非专业到专业的转化过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不断深化的过程。本课题以课程园本化实施和研究为依托,结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通过课程的开发和整合运用,树立教师科学的教育理念,强化专业学习和专业培训,增强教师的职业追求和信仰,熟练掌握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教育行为的不断规范和教育技能的日趋娴熟。是实现教师职业向成熟专业逐步过渡的促进过程。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向综合型、创新型发展。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也承载了家长和社会诸多的期盼和要求,这种期盼和要求需要借助教师去实现。社会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老师,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自然也与日俱增。如何应对社会发展带给教师的挑战,如何以良好的专业素养应对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成了幼儿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对幼儿教育的重新审视和关注,幼儿教师的职业越来越表现出不可替代性,专业化发展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欧美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视和研究,也引发了我国对此问题的思考和关注。专业化发展研究成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必然需求,成为现代教育和社会的强烈呼唤。
2、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需求。
社会呼唤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自身也需求专业发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提出,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明了具体明确的发展方向。可繁杂的事务和专精化的职业要求让教师力不从心,职业倦怠感普遍困扰着教师身心发展和专业发展,让教师渴盼走出这种困扰。而信息时代带给教育的种种冲击,也要求教师必须强化学习以适应多元化的时代。现代社会“四二一”家庭模式下产生的诸多教育问题,教育科研提出的高要求,幼儿园课程的多元化,都让教师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困扰。这些靠职前的学习培训是远远不能解决的,而在职培训又缺乏系统性、连贯性,使教师的发展需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应答和帮助。教师亟待通过专业化发展途径获得自身的成长,满足职业生涯成长和教育的现实需要。专业化发展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需求,是顺应教师发展之举,是具有内驱力的研究课题。
3、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和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单纯的文本课程已不能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单一的课程框架也远不能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园本课程开发成为近年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可分析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具备生成单个课程的能力,却不具备建构园本课程体系的能力。借助现成的课程,对课程进行分析整合,进行生成补充,让课程更接近幼儿的兴趣点,让课程更好的为目标的达成服务,让课程凸显园本化,这恐怕才是我们幼儿教师能做也应该做的事情。我园近年在课程园本化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创新,积累了较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推进课程园本化进程,增强教师的课程分析研讨能力,提升课程组织实施能力,教师于尝试课程园本化中收获了专业发展。推进课程园本化的过程是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又将反作用于课程实施与研究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承,相互促进。这必然有效提升课程的价值,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有效提升幼儿园整体保教质量,实现幼儿、教师和幼儿园共同发展的目标。
4、利于《纲要》和《指南》的贯彻落实和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纲要》和《指南》的贯彻落实需要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尤其是《指南》的颁布实施对教师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目前我园在课程实施和课程领导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教师将课程单纯理解为教材,忽视生活课程和游戏课程的开发利用。有的教师缺乏课程分析运用能力,照搬照抄教参的痕迹比较明显。推进课程园本化,能让教师更多的关注幼儿,了解幼儿,还原幼儿的主体地位,满足幼儿的需求。推进课程园本化,能增强教师的课程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效,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决定着幼儿园的整体保教质量,保教质量是幼儿园的生命线,打造一支专业化教师团队才能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健康的发展。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在推进课程园本化的进程中促教师专业化发展,既面向了全体教师,又能体现教师的个性化特点,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足够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借助课程实践和研究的过程,密切教师间的交流沟通,建构学习型组织,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机会,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展示平台,让教师在自我成长中重获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这对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有积极作用,对增强合作意识、团队意识也有促进作用。
一枝独秀不算奇,百花满园才是春。教育的发展需要一支专业化的教师团队而非一两位名师,推进课程园本化促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落实《纲要》和《指南》的有效举措,也是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实施推进课程园本化促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课题是符合时代需求和教师需求的,它对提升教师素质,保提升教质量,促进教师、幼儿、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是一个符合园所实际的,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对提升办园品质,进一步凸显办园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三、研究内容:
1、找准推进课程园本化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间的契合点,探究推进课程园本化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进行课程园本化的实践和研究,分析解决课程制定、设计、组织实施中的实际问题,生成部分园本课程,进行课程实施有效性的研究。
3、探究教师专业学习和专业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4、以休伯曼的教师职业生命周期论为依据,分层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探究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检索法:借助书籍和网络学习相关理论和方法,引领和指导实践研究工作。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课程实施和专业发展的水平和面临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工作。
3、培训学习法:通过各类学习培训活动,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为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研究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4、案例研析法: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的研析,增强教师的课程分析能力和课程执行力。
5、反思研讨法:培养教师反思的习惯,增强反思的能力,突显反思的成效,在反思中展开有效研讨,推进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
6、行动研究法:将课题研究扎根于教育实践中,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感悟,借助课程园本化的实施过程积极探究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途径和方法,分析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探究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的有效举措。
7、跟进式指导法:对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分层管理和跟进式指导,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及时和有效的帮助。
五、研究方案及研究进度:
1、课题论证、申报和准备阶段(2016年11月)
(1)对课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证,上报各种申报材料。
(2)制定本阶段实施方案。
(3)成立课题领导组,明确分工和职责,组织相关的学习和培训。
(4)运用文献检索法让参研的全体教师学习有关课程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内容,做好研究前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5)组织开题论证会。
(6)客观分析本园推进课程园本化过程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方法。
2、实践研究阶段(2016年12月)
(1)制定本阶段实施方案。
(2)宣传发动,寻求家长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增强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认同感和积极性。
(3)发放教师调查问卷,全面了解本园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4)制定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方案,落实和完善方案,探究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5)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全面展开研究工作。
(6)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学习培训活动。
(7)注重研究过程管理、指导、反思、调整,做好阶段性成果的整理和提升工作。
(8)组织中期课题研讨会,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3、成果汇总和结题认定阶段
(1)制定本阶段研究实施方案。
(2)总结分析上一阶段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研究工作。
(3)资料整理,成果汇总,形成研究文集。
(4)撰写结题报告。
(5)研究成果鉴定。
(6)组织结题汇报会。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
研究重点:重点研究如何结合本地、本园实际安排、设计、生成和实施课程,研究推进课程园本化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研究专业化教师团队建设的方案。
研究难点:如何提升课程领导力,增强课程指导和管理能力;如何对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实施分层管理和跟进式指导,促进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是研究中面临的难点问题。
七、预期成果:
在收集整理课题论证及申报材料、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表、反思笔记、论文、优质课程展示及案例研析、园本课程、中期研究报告、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方案等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和科学提升,并最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和《推进课程园本化促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集。为幼儿园推进课程园本化促专业化教师团队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范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