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名叫“瞬间”的鹦鹉》(范)
(2014-05-31 23:57:08)读《名叫“瞬间”的鹦鹉》有感
张铷(马若曦妈妈)
今天跟孩子一起读了《名叫“瞬间”的鹦鹉》,看完后感触颇深。作者的笔触很细腻,也很深刻。他借用“瞬间”来表达孩子渴望与父母为伴,与家人共玩的心情。主人公佩里克看似幸福快乐,得到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玩具。但他依然是孤独的,他需要是爸爸妈妈陪伴左右,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玩耍。美好的童年就在这样的陪伴中快乐成长。
作为父母绝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找借口、找理由,不给孩子时间,或者说共度的时间。什么事都是“瞬间”完成。就像文章结尾,当你后悔没有陪伴孩子时,他们已经长大了,翅膀硬了,飞走了,这种童年注定是有缺憾的,注定是不快乐的童年。
爱孩子,就要多陪伴他们,多跟他们聊天、玩耍,与孩子一起成长,尽可能的共度每一天。这可能是作为家长最应该做的,最值得做的事。反思自己以前做得不够好,今后也要多多陪她,不做“瞬间”家长。
今天我和孩子共读了《名叫“瞬间”的鹦鹉》这本书,这本书更多的应该是写给父母的,读完这本书以后,感受颇深。这本书讲述了:有一个小男孩名叫佩克里,他的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陪伴他,就给他买了很多很多的玩具,其中还有一只鹦鹉,这只鹦鹉名叫“瞬间”,它是这个小男孩的宠物。在小男孩的生活里,什么都急匆匆,在瞬间发生。所以,小男孩最渴望的就是拥有充裕的时光。有一天,他跟随鹦鹉“瞬间”来到了它出生的森林,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悠闲美好,而最让小男孩羡慕的,就是所有的小动物们都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最后,这个小男孩变成了一只鹦鹉,如同离弦之箭,他和那只鹦鹉一起飞离了这个家庭。
时间是短暂的,是单向流逝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一支离弦之箭,一旦射出便不再返回。爱孩子就意味着要给他充裕的时间,孩子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满足。我们当爸爸妈妈的整天忙于工作,拼命工作、努力挣钱,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爸爸妈妈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着他,见证他成长的每一个脚印,在他犯错误时给他及时纠正,在他取得进步时给他一些小小的鼓励。读完这本书后,自己很惭愧,觉得我们这些当父母的真得很失败,从来不知道怎么去爱孩子,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挣再多的钱,给他再好的物质享受,都不可能弥补孩子心灵上的伤害。在孩子犯错误、考试考不好时,我们总是无谓地批评他、埋怨他,我们真得不知道如何教育好孩子,这样只会把孩子越拉越远。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伙伴比较少,很孤单,学习压力又比较大,我们应该把脚步放慢,细细珍惜与感受生命中的真爱,,给孩子一个宽广的生活空间,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能够永远陪伴在他的身边,看着他健康地成长。
《名叫“瞬间”的鹦鹉》
-----读后感
花了一些时间,认真读完《名叫“瞬间”的鹦鹉》这本书。感触颇多。
大家普遍认为现在的孩子很幸福。除了天上的星星之外,要什么就会有什么,在物质生活上的确很富有。可他们真的开心,快乐,幸福吗?孩子们内心的孤单,真正渴望的生活氛围,父母们能够体会和理解吗?
没错,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可读完这个故事,我突然觉得平时自己是不有些残酷,有些要求可能有些过了,可能是在折磨孩子,感觉孩子的内心其实很孤单。不过还好,我们孩子有什么想法还是很愿意跟我唠叨,我也愿意和她交流。我们之间经常能够达成共识!
虽然在不断的给孩子找寻快乐,不断地在努力、探索。但给予的还是不多,也不够!读了这个故事后,觉得应该多给予孩子一些玩耍,自娱时间,这也是给孩子最好的奖励。今后要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更开心,更快乐,更能体会到真正的关爱与幸福。
读了该书很受启发并深感震撼,对以前很多根深蒂固的观念想法产生了怀疑甚至是颠覆。
父母们以为幸福就是让孩子们享受最好的物质生活并为此经年累月地披星戴月、奔波天涯而无暇与孩子相处。孩子们要的幸福就是早晨睁眼能看到父母并和他们亲切的道别,晚上能在父母关爱的絮语中入睡。没有物质的保障,孩子们很难幸福。但是,贫乏的只剩下物质的包围也绝不是孩子们想要的幸福。如同佩里克般的孩子有时更加不幸。父母们需要停下匆忙的脚步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并理解孩子们的幸福。
无须赘言,父母们都很爱孩子。可是,爱孩子仅仅是锦衣玉食而让他们精神空虚、内心孤寂吗?有首儿歌唱得很好:“爱我,你就抱抱我;爱我,你就亲亲我;爱我,你就陪陪我……”这是孩子们的心声,父母们一定要听见并自觉做到“爱你,我们就陪陪你!”
老师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