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开题报告
(2013-09-07 21:08:12)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立项号 |
2013XKT-XXYW150
|
课题名称 |
小学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 |
|
负责人 |
范小转
|
所在单位 |
西安高新第四小学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现在很多家长都说孩子回家以后就知道玩儿、看电视、上网、打游戏……对读书和作业没有兴趣,严重影响孩子智力和身体的健康发展。经过课堂观察和对学生生活的观察,还发现有相当一部学生阅读水平低下,语言表达含混不清,说话吞吞吐吐,不能准确表达内心所想。 在教育竞争背景下,孩子们只能机械而被动地提前接受不适合其心智发展的内容,严重违背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压抑和伤害。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备班,成了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提前演练场。这样的过分关注的训练,孩子们只能机械而被动地提前接受不适合其心智发展的内容,严重违背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压抑和伤害,过早地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新课标中指出低年级的阅读目标之一就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瑞士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阅读,是人类独有的生活领域,是人类增强自身建设的必要途径,是一种重要的精神财富。而阅读兴趣直接决定着阅读质量!没有兴趣的阅读,强迫式的教育,不仅事倍功半,且百害而无一益,其结果往往会造成孩子的逆反情绪,厌学情绪;而有兴趣的阅读,是一种主动的需求,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望,是一种对生活的享受,也是一种对精神的陶冶。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孩子从小培养起对阅读的兴趣,对于他的一生至关重要。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衣食冷暖,更要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让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什么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的东西呢?无疑是大自然和图书。它们能够带给孩子最美的世界和最美丽的心灵。每个孩子都是失去翅膀,落入凡间的天使。阅读,将让书籍成为心灵的双翼,让孩子重新变成我们身边真正的天使。
一个人的生命就是一个故事。让我们的孩子在阅读中开启生命的故事。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本课题名为“小学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阅读 阅读能力是一项独立的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心理教育科学研究证明:这种能力的形成,应该从小培养。美国教育机构1998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学业差异大多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几乎所有的学习障碍都是在13岁之前形成的,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决定性的。 3-8岁是儿童形成和掌握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 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阅读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它是读者主动、积极地从事阅读活动的心理动因,对维系阅读注意力,增强阅读理解和记忆,激发联想和创造,唤起情感体验等具有积极作用。 培养 字典中‘培养“的含义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成长。 本课题名为“小学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旨在通过适合于小学低段学生的图书、绘本亲子共读、师生共读、课内外结合等阅读方式和阅读方法,坚持有效的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 研究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一、本次研究我们预备分三个阶段进行: (1) 准备阶段:2013年5月——2013年9月 主要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课题方案的撰写,以及查阅和搜集有关资料文献,广泛收集相关信息。学习有关理论知识,对家长进行培训。 (2) 实验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2月 全面开展实验研究,系统记录并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并做好各项实验检测反馈工作,收集相关资料。 (3) 总结成果阶段:2014年3月——2014年5月 分析,反馈,总结,提高,并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 二、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在学生的阅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指导者和引导者,所以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想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学习有关理论书籍 国内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研究”和“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等相关理论和经验。如:《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有效途径的探究》《小学低年级必读书目》《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评价标准》等。 2、图书、绘本的选择 美国诗人惠特曼说“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成了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所以,在幼儿时期,为孩子选书,选择出最有价值,最具有真善美的童书送给他们,就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一粒美好的种子。 3、建立亲子共读的阅读制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家庭影响举足轻重。积极倡导亲子阅读,向家长发出阅读倡议,在家庭创造阅读环境,营造读书氛围,让阅读真正走近孩子。 (2)对家长进行亲子共读的指导,培训。提高家长对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和阅读指导能力,使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4、采用校内、外结合的晨诵、午读、暮省阅读体制 (1)办好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互换图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提高学生阅读量。 (2)师生共读。 师生共读同一本书,与学生一起交流阅读的感受,交流各自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撰写读书体会,分享阅读的快乐,指导学生阅读。 5、做好阅读记录和反馈。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预期成效: (一)学生喜欢阅读,有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四)探索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 2、论文。 3、叙事。 4、照片。 ……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