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高农村初中生书写能力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2015-12-24 14:46:06)
标签:

教育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1512

立项号

 

2015XKT-ZXYW002 

 

课题名称

提高农村初中生书写能力的实践研究

负责人

强妍君

所在单位

西安市第八十中学

课题研究的

背景和意义

 

                      一、汉字书写现状令人担忧

   汉字集形、音、义于一体,字形不仅仅是表音表义的符号,更是一门艺术——书法艺术。自有文字以来,书法艺术就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璀璨耀眼的奇葩流传沿袭至今。但是今天的中学生,尤其大部分的农村中学生的汉字书写,连最起码的要求——让老师在批改作业时认得出,也达不到,更不要说书法艺术了。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书写态度不端正。就思想方面而言,大部分学生对汉字书写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用笔写到纸上就是字,况且成绩的好坏与字关系不大。做题目注重的是答案的对错,而不是书写工整美观与否。所以学生作业或试卷中就不断出现了“四不象”的自制“甲骨文”,让老师在批阅时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都摸不着猜不透。就性别而言,男同学比女同学的书写态度更糟。

   其次错别字太多。汉字集、音、义于一体,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更不同。错别字的多少,可以衡量语文基础知识与书面表达能力。如果语文基础知识扎实,写作文时错字就少。反之就多,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思维模式,以后就很难纠正了。错字就是把字写错了,如“戌”、“戍”、“戊”这三个字常因字形相似而写错。别字就是常常把读音相同或相似的字张冠李戴。错别字现象在农村中学生中,尽管语文老师一再强调纠正,却一次又一次“春风吹又生”。

   第三是根本不讲究笔顺笔画。字体美观大方,首先笔画要写到位,其次笔顺要讲究。基本笔顺规则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中间后两边。如果按照这个笔顺规则,写字功底再差写出的字也会容易辨认。而很多农村中学生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写出来的字不伦不类,常叫老师们哭笑不得。

   二、汉字书写不规范的原因层出不穷

   1.教育导向的责任值得重视。现行的教育制度中,虽然也大张旗鼓地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厌其烦地大谈素质教育,但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分数总是毫无客气义正辞严地摆在第一位。在无情的分数面前,教师和学生谁还会顾及到无伤大雅无足轻重的汉字书写呢?由此引发出一系列把汉字书写推向死亡边缘的恶性连锁反应。

   ⑴学校不开设专门的写字课。在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开足开齐课程的文件中,劳技、心理健康、地方课程等都有一席之地,唯独写字课被冷落一旁,成为语文课的附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⑵无专业教师指导。在大中专招生未并轨时,凡是师范类的大中专院校,为了学生今后的职业需要,规定在读学生必须过三字(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一话(标准普通话)关,这个时期出来的教师大部分凭着在校时的死拼硬磨,勉强可以指导学生书写规范的汉字。而在大中专院校招生并轨多年的今天,教师录用政策也作了调整和更改,招考上讲台的人中不少人是非师范专业,哪怕是师范专业的也受电脑技术的冲击,对汉字书写不屑一顾,造成学校中大多数中青年教师汉字书写功底水平整体下滑。那么靠他们去给学生指导汉字书写,其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2、现代打字技术的冲击,贻害不浅。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的使用波及全社会,就连偏僻的乡村,也享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实惠。使得学生短信、QQ与人交流的机会增多,况且运用电脑打字有许多优点:首先是用电脑打字的速度并不比手写慢。其次电脑打字容易修改,哪怕写错了去修改一点痕迹也没有。第三是电脑里的字体多且非常规范,打印出来整洁干净。基于这些优于手写的特点,电脑打字技术给汉字书写造成巨大冲击,中学生们更加对汉字书写冷眼相看了。

   三、我校调研的实际情况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地处偏僻。在校学生不到70大多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欠缺。周围有三个省、市级完中,优质生源严重流失。学生作业普遍存在书写不规范、难以辨认、错别字较多等情况。农村初中生的书写能力尤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学生不重视汉字书写能力2.学生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不正确3.字迹潦草,字形不易辨认,大小不够匀称4.错别字现象比较严重5.不讲究笔画笔顺6.书写速度过慢

 

    课题研究意义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汉字书写训练,在学习中发挥个人潜能,发展个性特征,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书写习惯,进而提高其硬笔书写能力,同时探索出适合目前中学书写教学的有效的途径方法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汉字书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明确提出“要把识字与写字能力排在语文能力(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之首,能工整正确地书写汉字,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正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农村初中生是指来自农村家庭升入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他们由于缺乏家长的监督,缺乏有效的书写方面的指导,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等以及初中学生课业任务繁重等原因,在汉字书写的笔画、笔顺、速度等方面的能力远远低于城镇学生。在我校的七十多个孩子中绝大部分属于这个范围。

 研究目标:

    1、提高教师的书写水平,积累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训练的经验。

   2、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通过对成功案例的研究,探索出适合目前中学书写教学有效的途径 和方法。

   4、通过实践研究形成具体的教学指导策略,使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5、通过训练,人人写得一手规范的硬笔字,减少错别字。   

   6、学生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气定神闲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研究范围:我校七至九年级全体学生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要求阶段划分合理,任务明确,举措得力,表述清晰,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基本的教育科研规范)

   主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2、怎样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

   3、探索提高学生书写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认识到书写训练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

课题实践研究的时间为10个月:201512---20169月,分以下几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122016.1)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分工

2)收集资料,调查分析,确立课题;进行课题前测与课题立项工作。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做好开题论证。  

4)制定课题研究的各项管理制度。

5)全面调查了解各年级学生汉字书写的现状、素养及水平,分析整理。

6)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拟定指导汉字规范书写的方法措施。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6.22016.7)

1)确定实验对象,开展深入性的实践验证。

2)在教学中验证策略,以教学活动带动课题研究。  

3)组织阶段性测评和研究评估。

4)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检验和修正研究方案、实施计划。

5)结合实践,撰写论文,做好课题中期报告。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应注重汉字书写教学策略的选择,重视对学生书写技能的指导,优化书写教学模式,整体抓好“双姿”训练。初一年级以培养兴趣为主,初二年级以提炼整体效果、间架结构为主,初三年级以体现美感为主。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学生书写训练。可以在研究中根据需要和进展情况对研究计划和方案进行修正和补充。以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精读有关教育专著为前提,大胆探索汉字书写教学模式,同步开展学生书写训练,精心收集、整理研究课题资料。

同时,教师要结合新课标要求,组织各种汉字书写评比活动,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书写实践研究中,要重点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教师的示范、点拨一直贯穿研究的始终。注重培养一批书写能力具有表率作用的学生,让他们发挥榜样作用,带动其余学生。在此期间,教师要经常对自己的教学及研究行为进行小结和反思,不断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通过本阶段的实践,课题组教师的汉字书写教学能力得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书写兴趣得以激发,良好的书写习惯得以养成,书写质量和速度有所提高,从而促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6.8----2016.9

   1归类收集实验过程中各种资料统计分析

   2)对研究进行全面的终结性评估,并撰写结题报告。

   3)组织课题成果鉴定。

   4)逐步做好该课题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行动研究法,结合个案研究、案例分析、学生访谈等手段,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记录。通过阶段小结和评价,对实施过程进行及时调控,促使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调查分析学生书写现状。

   2、文献研究法:收集查阅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信息资料,以此指导本课题研究工作。

   3、个案研究法:在理论指导下,以自己的课堂为基地,对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观察现象,分析结果。

   4、行动研究法:每周安排2到3个下午20分钟的时间由语文老师负责指导学生写字。

   5、观察法:在教学中,对学生写字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予以正确指导,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6、统计法:收集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初步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调整实验方案保证阶段实验顺利进行。

   7、经验总结法:依据研究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教学现象,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总结或论文。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随笔、叙事、设计、课件、教具等等,这里的预期主要是对附件的成果表述)

   

主件:结题报告

    附件调查问卷教学设计课件书法作品活动安排随笔论文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