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后感
(2015-01-14 15:25:24)
标签:
365 |
分类: 毕业班 |
网络教研《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后感
今天在幼儿园的组织下我观看了淄博市教研平台的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学习,在两位讲师讲解指导下,对区域的材料投放、区域的教育目的和对区域观察记录和引导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学习后,我们园也共同寻找出本园的不足和新的补充目标。
我对材料的选择有所认识,比如材料的品质,外部品质。在我们教育者来说就应该提供材料做以让幼儿主动建构经验和认识周围的世界的中介和桥梁。而我们既是教育者又是辅导者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要选择相对年龄特征需求的材料来发挥它在幼儿手中的价值。像小班的幼儿适合选用大而颜色鲜艳,质地柔软的;中班的幼儿则选用具有持续性和种类多的材料;大班幼儿则是选择独立性强,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材料投放的目的性也是很重要的,像专家们说的不要以为多的就是好的,也不可以随意添加,要考虑孩子的需求,而老师也给我们出示了好多的图片,像小班生动又立体的给小鱼插鳞片,小草莓的粘扣,插葵花籽等等,这些材料对孩子的年龄特征的对称而且材料的教具投放目的也很明显,那些精美的制作更是给孩子的培养了内在的涵养。
区域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其实在生活中,像专家所提到的一些关于区域观察的“茫然”现象也是我们存在的问题,在专家老师提出的实例讲解,我明确的认识了一下几点:1、老师对孩子的问题是给与引导而不是直接给予答案,在这里老师说了一种反提问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孩子自己来想办法去解决,并可以调动起其它幼儿的积极性否定了老师公布答案抢夺幼儿思考的权利。2、用心观察,让每一步都有收获的喜悦,老师用心观察幼儿的操作并随时根据幼儿掌握度来调整材料,让幼儿之间互相合作共同研讨出更进一步的操作方法,让幼儿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3、讨论活动经验培养习惯,孩子与孩子之间有相互沟通的互吸性,老师提供给孩子相互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讨论中总结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自己制定的规则来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这是我所理解和总结的三点。其实我们也有每次活动时都记观察笔记,但相对赵老师所讲的那些我们就做的不够好,从分析程度,到指导的适度,我们都没有老师所讲的那样,没有达到老师所要去的了解发现判断有价值的信息,然后根据孩子的兴趣去将孩子的问题给与适度的引导和帮助,忽略了让孩子同伴交流的机会。
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并也要尝试慢慢的加入老师所讲到的方法,根据自己的不足来一点点完善每次一次的观察和引导并且通过学习对于区域活动安排也有了更明确的目的性,对区域观察记录也有了更深一步的熟知。做好准备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实践自己的所学,真正做到一次次具有高质量的交流指导,培养幼儿提升自己。感谢市教研室给我们带来的这次学习机会,让我们更加找出不足,更加加以进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