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活动对孩子的促进作用!
(2013-06-21 08:31:01)
编织活动对孩子的促进作用!
《纲要》明确规定了学前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儿童。”可见,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学前教育中重要性。现代教育思想已愈来愈重视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而思维能力的开发与自主探究能力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对幼儿进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发展个性,激发求知欲,发挥创造力,为后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生理等因素的限制,孩子虽有探究行为,但不能很好的控制和调节,注意力也不能长时间稳定。同时,教师对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也缺少方法,幼儿的探究带有明显的不随意性。
自主探究能力是指幼儿在自主参与、自主体验的过程中积极尝试,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探索世界,逐步掌握探究的方法和技巧。幼儿自主探究能力主要表现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自主活动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
编织是一项精细的手工劳动,既需要有充分的耐心、细心,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更需要有不断创新、探究的精神。
陶行知先生也指出:“孩子能动手,就能促发思维能力。”幼儿编织活动就是让幼儿动手,让幼儿学学、玩玩、做做、想想,从而在疑问中迸发思维的火花,在求释中体现创造的萌芽,在操作中暴露合作的愿望。而这质疑、释疑、思维、想象、创造、合作,正是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编织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在很多地方都有着手工编织的文化习俗,我门幼儿园的家长、教师也不乏编织的高手。因此,我们有着很大的资源优势。相信我们一定能把编织活动进行到底,将孩子们培养成为动脑又动手的“宝贝”。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