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纸模型的制作过程
动物纸模型的制作是用纸和硬纸板密实地胶固在石膏的内表面。施过胶的纸和硬纸板通过粘贴形成坚固的动物纸模型,这个动物纸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出石膏铸型内表面的凹陷和突起、肌肉的起伏。这些凹陷起伏是石膏铸型从黏土模型外表面的凹陷起伏上拓下的。
制作动物纸模型的材料有报纸、包装纸及粉碎的油毡纸,用连续不断的彼此叠加的纸层和硬纸板层黏糊而成,在动物纸模型的任何区段各层的数量要严格地均等。但它的侧壁要有不同的厚度。要做到这些方法很简单,每层要用不同的颜色的纸粘糊。利用两种颜色的纸(报纸可以充当一种颜色),这样就不会弄错纸的层数了。如第一层用报纸糊成。第二层用包装纸糊成,第三层又用报纸。
在粘糊时,不是利用整张的大纸而是用小的被撕成块的(碎块)碎纸。经验显示,在进行工作时,纸的面积在4-10平方厘米的范围内工作起来更方便,特别重要的是采用大小为4-5平方厘米的小块纸,在石膏铸造模的内表面,进行第一、三层的粘贴更能精确地反映石石膏铸模从粘土模型上拓下来的凹凸起伏(而用大张的纸进行工作时则不能达到此目的),纸模型上的凹凸起伏取决于从石膏铸模上转录下来的凹凸起伏的正确和精确程度。
在进行纸模型的制备工作时,第一步是制作专用的胶水,最简便的是用面粉浆糊。面粉浆糊的制备用任何品种的面粉和精制的麸糠,可以在桶中直接制作。在火上煮熟后立刻用于粘贴。所制作的浆糊量必须满足工作的需要,报据动物尺寸的大小确定所用浆糊的量。一只狼要用12.3升。对于大型的动物,需要近50升的浆糊。制作面粉浆糊的配方:将面粉溶解在少量的冷水中(5
-6千克面粉放在12升的小桶内),仔细地搅动并不断地加人水,达到所需要稀释的浓度,然后向桶内加满热水,放在火上煮并不停地搅动直到沸腾。煮沸即从火上拿下米,向热的浆糊内加人2千克的糊精、200克的硫酸铜和50克的石炭酸。加人糊精是为了极大地提高面粉桨糊的粘着力,碳酸能够在短时间内防止石膏铸造模内的纸模型在干燥过程发霉、腐烂。
为了粘贴工作制备必须的浆糊、准备足够的纸和厚的硬纸板,最好是三个人同时进行粘贴,其中一个人负贵准备纸和硬纸板,另外两个人负责粘贴。一个人粘完了第一层,而另外一个人在他的后面在第一层还没有干透时就开始粘第二层。粘贴第一层的人在第二层还没有干透时要进行第三层的粘贴等等循环进行。
纸和硬纸板的预先准备包括以下各步:将整张纸涂上浆糊,选取薄的纸(报纸)在一个方向上涂上浆糊,用于第一层的粘贴,第二层也用同样薄的纸,只是颜色不同进行粘贴。这层纸在两面都涂上浆糊,然后成双层铺上。贴在以下的各层可以采用普通的报纸,它只是作为硬纸板层之间所铺粘的材料,并提供统计所粘贴层数的可能性提供给粘贴者的纸。粘贴者应按着所需要的尺寸将纸撕成小块。
软的不厚的纸板是粘贴的基本材料,由于这些材料本身构成了纸模型的重量,这些软的不厚的纸板,特别容易地浸泡在浆糊内,并且在浸泡状态具有高的可塑性。同样重要的是为了使纸模型在干燥时不发生过大的变形,要用比较多的油纸板来满足这些要求。
油纸板块预先在两面涂上浆糊,堆放一垛,放在一边等待20--30分钟,以便它们足够变软并浸透浆糊。然后将它们放在手上揉搓,直到纸板完全变软和可塑。把这种形式的纸提供给粘贴者。
粘贴总是从石膏铸模的侧帮开始--从阳角开始进行的。被施过胶的小块纸,在进行第一层粘贴时,在石膏铸模帮的最上缘,一个压着一个开始铺贴,并保证这层纸超过边缘5-6厘米。然后将纸块的自由端弯到仰角上,井用手掌牢固地压住。必须着重指出,整个第一层要粘满全部铸模的内表面,其中包括最上面(阳角的)的一排,将没有涂浆糊的干的面放在石膏铸模的内表面。当将纸块或有足够长的一段纸块能够盖住整个阳角的周长,就可以将下面一层纸块粘贴在搭拉在石青铸模腔内的纸排上.
在第一排纸的粘贴时,在一份纸块的粘贴面上涂上浆糊,沿着石膏铸模的边缘,将小纸块粘贴在石膏的帮上。弄平被粘贴到铸模内的小块纸的自由端,并牢固地用手指或者整个手掌压贴在铸型的内表面上。和这个第一层相并列地用小纸块搭接上,也就是说稍微超过第一层的边缘粘上第二层小纸块,然后第三层等等。直到第一排纸块环绕铸型帮的整个圆形边缘。当第一排被仔细粘完后,按顺序接在它在铸模带的近圆型外壳粘上随后的第二排纸块。第二排粘完后粘第三排等等。需要记住在枯贴时,与石膏相接触的是干燥的没有涂上浆糊的面,也就是说纸块的上面涂浆糊。这样一排跟着一排整个石膏铸型的内表面仔细地用纸块粘完。由于小块的薄的小块纸具有柔软性和弹性,它能够被精确地加工出石膏铸模所有部分的凹凸起伏。
工作中不允许形成折角、皱纹、弯曲和纸的皱褶,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同样大小的纸块。这样可以更好地表现所有精细的凹凸起伏,需要防止出现空气泡和其他的缺陷。浆糊不要涂的太多。浆糊过多会渗透过纸,会顺着石膏表面流下,使工作起来很困难。浆糊过多的害处在于:在工作时浆糊会掉落在石膏表面,由于这样的不洁性导致第一层的纸可能会贴在石膏铸模上面,能会使制好的纸模很难取出并导致它损坏。除此之外,当浆糊过剩时,所粘贴的纸会干燥很长时间,结果在纸模型的第一层也是最重要的一层,可能出现不愿见到的缺陷和变形。同时在第一层的上面照着第一层进行第二层及后面各层的粘贴工作。第二个粘贴会随着第一个粘贴者的后面进行粘贴。第二层所用的纸一定是另一种颜色的,它的所有纸块已经在两面涂上了浆糊,铺开和粘贴的顺序一定要和第一层的纸块是精确的一致。首先在石膏铸模侧璧顶缘的下面粘贴一排,然后一排排地逐渐降下进行粘贴,接近石膏铸模的中心位置,直到达到铸模的中部才结束粘贴。在铺盖并进行二层以及以后各层的粘贴时,需要用手掌压住贴牢,不允许在层与层之间出现空隙、空气泡、或者浆糊袋。
由于被撕破的纸块有各种尺寸和形状,沿着各层进行粘贴时任何时侯都不会有两个纸块完全吻合的地方。因而不必担心一个跟着一个进行铺上的黏结缝能够出现有缝的疤痕和有缝的征厚(这些纸块可以粘补这些缝隙)。在进行粘贴工作中纸颜色是交替变化的,因为这样可以很容易并且很方便地检查粘贴的正确性和连续性,保证用第二层纸块盖住整个第一层的表面而没有错误。跟在第二层之后,精确地按这样的程序,粘贴第三层纸。做完这个后接粉粘贴油毡硬纸板,需要记住,被撕好的油毡硬纸块,在两面涂好浆糊后,一定应该整齐地垛起来成为一摞,放置足够长的时间直到硬纸板块很好地被浆糊浸透,完全变软为止。油毡硬纸板块只有完全变软和柔软的状态下方可利用。油毡硬纸板块根据上面所写的程序沿着纸进行粘贴尽力用手掌压住并尽可能地贴紧。需要粘贴一些硬纸板为了在统计纸层数时不搞错,并保证整个粘贴表面是均匀平整的。每粘完一层硬纸板之后,要粘纸作为衬垫。所粘贴的结束层应该总是纸层,这个纸层抹平了硬纸块的不均匀性和不光滑性使纸模型的内表面均匀平滑。
在粘贴这个结尾层之前,第一层纸块的所有自由端被挽到仰角上的超过铸模边缘的自由端涂上浆糊向反的方向夸折,这样自由端就向石膏铸模里折弯并贴在纸模型的端面上,然后用手掌使劲地熨平并擦干净它们,使它们在纸模型和阳角表面的端面贴得均匀,现在可以贴纸模型的最后一层了。
总结起来动物纸模型是由7-9层纸和3-5层硬纸板组成,其厚度一般取决于动物的尺寸。这样得到的纸模型厚度大约为1厘米。中等大小的动物(狼)厚度为1.5厘米,大创动物(驼鹿)、厚皮动物(大象、河马)要求更加牢固的纸铸模,厚度为4-5厘米。
作为补充意见关于不同动物的特殊粘贴,必须进行一些具体测量。大型的、巨型的和食肉动物四肢的远侧端部粘贴的硬纸板层数要少于躯干部的层数。另外在四肢部得到的纸模型其腔隙是很狭窄的,由于这个原因不可能向其内放人所需的附件(钢筋)。
许多的细腿动物,像瞪羚、黄羊这样的动物的四肢远端部完全投有粘贴,而是做成组合件。因为这个区域非常狭窄,在这里无法粘贴,这种动物的组合支架的制作方法将在后面详细介绍。
在加工巨型尺寸的动物,也就是说像河马驼鹿这样重的动物时需要加固支架为此可利用补充的附件,安装这样的附件要在粘贴的阶段来完成。当第一层硬纸板将要粘完时在纸铸模的外壳内,第一层硬纸板上放上一些横向(5一6根)铁条和纵向(I一2根)铁条或者木条。这些附件零件应该是预先精确地根据石膏铸模的轮廓配制的(弯曲或者割出的)。在安装它们时要彼此固定,以便它们形成足够牢固和刚性的整体纸模型骨架。除此之外,沿着模型模边缘以下1
-2厘米的距离,围绕着纸模型的一周每两个彼此相距l-2厘米平行地放人细的铁条。这些铁条是为了以后安装铁条长别针所需要的,借助于这些长别针的帮助,在装配时将两个纸模型外壳互相拉紧。在捆住和拉紧纸模型边缘时,没有这些铁条长别针就会将纸璧弄破而钻出。
如果遇到很巨大的和很重的动物如河马、犀牛、大象等所用的附件很多。除了它们之外在纸模型躯干部的硬纸板之间还要补充放人大块的小孔目的铁丝网。粘贴这样的铁丝网最好是在粘完了5-6层硬纸板之后进行。对于中等尺寸的动物(狼、熊)提供纸模型一定的刚性和牢固性。从这个目的出发,在纸镇型需要的部分放人金属附件,这些附件是以前做好的,并且雕塑黏土模型时利用的,现在被取出来可以放到纸模型中它的躯干部的终端,根据黏土模型轮廓的形状弯曲它并牢固地贴在第一层硬纸板上。在这种情况下用最后一层硬纸板和纸将其粘住,结果金属附件留在了纸模型的壁内,作为纸模型自身形式的骨架情况,这些动物随着腿部附件的枯贴,同样这样安装尾部的铁条它的直径要选择适合于尾部的自然粗度,而长度的选择刚好应该是位于躯干部内的终瑞可以弯曲,并粘贴在硬纸板之间,粘贴是从第一层硬纸板上开始进行的。
巨型动物尾部铁条的安装。在装配纸模型时比较晚时进行更为方便。
加工细腿动物是特别困难的。羚羊科的许多动物掌骨和跗蹠骨整个直径只有30 -40毫米,相应的工作直径大约只有10毫米。对于这样的动物,采取常规的办法制造四肢的远端部是完全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必须利用更为复杂的组合方法。这个组合方法的实质在于:就像以往一样用纸或硬纸板留下躯干和四肢的远端部(到肋和膝关节)的印迹,用石膏制造四肢远端部校样。首先做纸模型的石膏部分,等它干燥后用纸粘贴上所有剩下的模型部分。对于制造腿的远端部的石膏校样,要在腿的远端部内钉上直径比石膏校样内部直径小几毫米的金属条。在铁和石膏铸模壁之间四肢最窄处应该留有自由活动的间隙1-2毫米,然后让金属条与腿部的外形精确地吻合。在它们的下端旋出螺纹装上垫圈拧上螺母做完这个之后用亚麻或者黄麻牢固地将铁条缠住。现在可以将金属条放在石膏铸模内自己的位置上。
在做这个之前向石膏铸模远端部的腔内注满液体石青,然后将金属条放人(压人)液体石膏浆中,同时立刻浇注石膏单独的石膏块盖住内部的半个腿。为了方便地工作这些石膏半块(总共4个)预先在肘(膝)关节的水平位置锯成2部分,将近端部放回到外壳原先的位置上。然后拿起远端近中部给它浇铸液态石膏很快地将它反转后(液态石膏向下)放到石膏铸模(外壳)相应的位置。在这样的位置石膏块牢固地互相压紧,以便使过剩的石膏经过两个铸造模型半块之间的缝隙中挤出。这个过剩的石青需要立即清理干净。第二天校样石膏完全干燥好后,可以继续工作。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四肢的近端和躯干部粘贴纸模型。在这个粘贴过程中,四肢近端部和躯千部需要将金属条放入到紧贴铸模的侧壁上,这部分必须牢固地用硬纸板粘贴住,因为它们存在在纸模型的厚壁内,同时以这样的形式作为纸模型躯干支架的附件。
这样可以认为粘贴纸铸模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放在一边干燥它是不行的,因为纸在干燥过程中纸很容易发生变形,石膏铸模内的模型离开原位置并发生翘曲,为了不发生这些需要很好地将其固定。在模型的各个位置用钉子钉在铸模上,用硬纸板或者胶合板在钉帽下当垫片。
这样连续不断地在6个铸模块上一个接着一个地制造纸铸模(2个外壳,4块四肢)或在石膏铸模内直接制造纸模型.剩下的工作就是干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