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物质需求控制理性满足爱 |
分类: 家庭教育 |
原本孩子是不懂得什么物质追求的,他依赖于成人在给予时的分寸。我们不可以过分地满足他,但过分地压抑,同样会导致其更加强烈的要求。
文:雪松
我看到太多的家长,通过物质的方式直接满足孩子,间接地满足自己、他们以为这是他们能够为孩子创造的值得炫耀的财富。他们不知道这样下去,久而久之养就了儿童穷奢极侈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容易使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本该对内在精神关注的部分,转移到对外部刺激的追逐上去。
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不是真爱孩子,但过分在物质上的苛刻,同样压抑孩子。在这之间,仍有一个难以把握的度。
作为母亲,我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在商品极大丰富的商场里,我情不自禁地会拣几样对我孩子的健康绝无益处,但却是我孩子正受电视广告诱惑而十分向往的物品。我把它们放在我的购物篮里,我的内心充斥着矛盾,我无数遍地问自己,这是为什么?终于有一天,我深深地相信,这决非在满足我的孩子,而是在满足我自己。
我至今仍保持着在超市的款台前重新检查购物篮的习惯,我总是要在最后一刻拣出我那些泛滥的爱意,尽管那时时伴随着我的失落,但今天,我孩子对某些零食无动于衷的习惯毕竟是这样建立起来了。
原本孩子是不懂得什么物质追求的,他依赖于成人在给予时的分寸。我们不可以过分地满足他,但过分地压抑,同样会导致其更加强烈的要求。
我固定了几种对孩子的身体毫无益处,但也并无伤害的零食,每一次,他都十分惊喜地接受。我知道这仍是他情感上的一种满足,而不单单是物质的。
在此,爱的教育体现在我们为人父母的理性程度上。爱是一种奖励,爱同样可以成为一种惩罚,是通过惩罚孩子来惩罚我们自己。
我们在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所给予的同时,必须约束我们的给予。孩子在接受的同时,才可能真正懂得珍惜。作为成人,我们已经清楚,轻易地获得其可悲的下场往往是轻易地失去。爱在收获的同时,必须懂得妥善保管,它才能够时时刻刻起到温暖身心的作用。否则,爱将改变爱的模样。
我们在学习爱的同时必须学会感激,我们理性控制爱的习惯同时,我们就教会了孩子满足和感激。
——————————————————————————————————————————
梅怡读后:我相信这一代的孩子们一定是在物质条件极其丰饶的环境里长大的,他们一定比我们童年的时代吃得更好,穿得更漂亮,玩得更高级,可是,我理解的这种“更”是需要适可而止的。就像雪松姐至今仍保持在款台前重新检查购物篮的习惯,我们也有必要在生活中时时检视给孩子的“爱的篮筐”里,是不是有一些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还有一些不过是自己对陪伴孩子时间太少的歉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