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幼教从业者眼中真实的幼儿园教育:之一.我相信我是太了解幼儿园了

(2013-03-11 19:02:03)
标签:

全职妈妈

育儿

幼儿园

分类: 我看幼儿园

我看幼儿园——一个幼教从业者眼中真实的幼儿园教育

文:雪松

 

    我对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尝试着和家长们一起走进幼儿园紧闭的大门,我们在探视孩子生活的同时,思考我们给予孩子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可以放心地将孩子留在幼儿园,但我们通过了解幼儿园教育的不足之后,要切实思考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充分地弥补。这是我的立意所在,我没有丝毫的主观愿望,让孩子们都“回家”。

 

之一:我相信我是太了解幼儿园了

 

    回溯我个人的专业经历,我和幼儿园教育曾有不解之缘。我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我在幼儿师范学校执教数年,教的是幼儿教师;我创办过自己的幼儿园,亲自实践我个人的教育理念;我做过报社的编辑、记者,我编的是“幼教版”,采写的是幼儿园教育的最新动态。但是,最终,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却毅然地放弃了我孩子可能进一所最好幼儿园的机会,而宁愿他留在家里。

    为此,我接受过我师长们的谆谆劝戒和教导,他们对我这个曾经尽心尽力的幼教工作者的所做所为匪夷所思。我也曾深深地踌躇过,但最终,我抱定了实验的态度,替我的孩子拒绝了幼儿园教育。

    我相信我是太了解幼儿园了,这使我不能姑息它的弊端,当我衡量过家庭教育的利弊得失之后,我认定在我们的家庭里,孩子留在家里应该获得更优于幼儿园的教育。

    我对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尝试着和家长们一起走进幼儿园紧闭的大门,我们在探视孩子生活的同时,思考我们给予孩子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可以放心地将孩子留在幼儿园,但我们通过了解幼儿园教育的不足之后,要切实思考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充分地弥补。这是我的立意所在,我没有丝毫的主观愿望,让孩子们都“回家”。

    在这里,我还要告诉家长们,如果你决定和我一样选择孩子在家里接受学龄前期的教育,你必须拥有哪些比幼儿园更得力的基本条件。

    心理与教育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有相当充分的证据证明一个人6岁前接受的教育,对于他的一生具有何其必然的决定作用。今天看来,“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再是游戏之言,它可以说是建立在充分的经验基础上的科学论断。

    而我们大多数人对儿童6岁前的人生经历还没有做到足够重视,或者说,我们没有持严肃认真和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这一阶段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当我们追究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何落后,当我们拷问孩子的不良习惯甚至品行,当我们反省我们所给予孩子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时,我们必须回溯到孩子的幼儿时期,我们是不是有效地利用了教育资源,培养起孩子高效的学习能力,我们是不是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而稳定的行为习惯。

    “建立”一种习惯比“纠正”轻松得多。为人父母所肩负的最本质的教育责任,是一种“建立”的任务,并非“纠正”。而“建立”的最佳时期,我们选择在学龄前期而绝非入小学后。孩子或者在家里,或者在幼儿园,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让有利的教育资源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最好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