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林风声》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

(2013-09-18 09:57:39)

《柳林风声》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

铜陵市田家炳小学   朱建华 汪玉萍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交流,让学生读书中相关的故事细节,感知人物形象。知道评价人物要有理有据,学会从故事的描写中找出人物的特点,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通过交流阅读成果,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浓厚兴趣。

内容简介:

《柳林风声》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家肯尼斯•格雷厄姆写的童话作品,讲述的是居住在野森林和小河附近的小动物们之间发生的温馨有趣而充满温情的小故事。当在雪地里冷得直打哆嗦的鼹鼠和水老鼠终于进到獾先生舒适的家,钻进带着肥皂香味的被窝;当他们第二天起床看见餐桌旁吃着荞麦粥的两只小刺猬时,当癞蛤蟆先生跳上令他心弛神往的那辆豪华汽车,“轰隆”一声发动引擎,然后扬长而去的那一刻,听着故事的眼睛都会迸出光芒,几乎想立刻跳进那个童话世界。《柳林风声》不仅会带领读者经历动物主角们随着季节变化的生活故事,还会让你领略到柳林中萦绕的友谊与温情。

阅读要点:

1.这本书以癞蛤蟆、鼹鼠、獾和老鼠的历险故事为题材,讲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书中的四个主人公个性鲜明、令人难忘。面冷心热的獾、好奇心重的鼹鼠、见多识广的老鼠,还有喜欢吹嘘、迷恋新事物的癞蛤蟆,这些个性鲜明的小动物,写得既是“人”又是“动物”,都是现实世界中孩子的缩影,因而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童趣。

2.这本书分为十二章,书中以癞蛤蟆的三次历险为主线,以鼹鼠、河鼠对自然美的感受为辅线,用细腻的文笔写出了四位主人公深厚淳朴的友谊,以及他们对家的眷念。文笔优美又符合人物的个性特点,读着读着你仿佛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让你流连忘返。

3.书中的故事囊括了英国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时而像春天柳林间穿过的春风,清新优雅:时而像正午河岸边的微风,夹着泥土和原野的气息:时而又带着些许狂野的味道。这部童话带有散文笔风,尤其对柳林河畔四季风光的描绘优雅动人,被誉为英国散文体作品的典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4.故事人物形象塑造真实:老鼠的善良、助人为乐;鼹鼠的温顺憨厚;獾的慈祥和蔼以及癞蛤蟆的鲁莽、愚蠢却又坦率、慷慨,就像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孩子一样。我们可以展开讨论,聊聊自己对人物的看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故事情节,感悟动物之间的友谊温情。

2学会从故事的描写中找出人物的特点,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感受优美的散文体语言特点。

3培养细读文本的习惯,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浓厚兴趣。

指导重点: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浓厚兴趣。

指导难点:走进人物的内心,从书中找到自己。

教学过程:

一、走入故事情境,分享故事情节。

1.配乐讲述:在美丽的英国乡村,鲜花初绽,绿叶吐芽,河水哗哗,百鸟齐鸣。有一条蜿蜒的河流穿过茂密的柳林,这里住着一大群动物。教师出示色彩明丽的图画,配乐描述,将学生带入美丽的英国乡村,初步领略独特的田园风光,进入故事的情境中。

2.我说你猜:根据特点猜猜是什么动物。和蔼可亲的老獾,机智勇敢的鼹鼠,聪明细心的河鼠,敢于冒险的蟾蜍,还有很多很多其它的动物,它们生活在这片美丽奇特的柳林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倾听、去感受!

3.出示书中的图画,请你看看这几幅图,看谁能猜出这是哪个故事?并挑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说一说。

(设计意图:一幅幅色彩艳丽的图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动物,勾起学生对故事中每一个细节的回忆,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和阅读兴趣。)

二、聊聊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品质。

1.书中有几个主要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书中四个小伙伴的真情、深情随处可见,你能说上几件吗?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样的相互扶持度过难关的?

3.读完这本书,哪一个故事情节深深地印在了你的脑海?你觉得他们的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这些小动物都是现实世界中孩子的缩影,在这四个小动物中,你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你从它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5.作者肯尼斯 格雷厄姆为什么要给自己的儿子讲这个故事?他想告诉儿子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交流,让学生读书中相关的故事细节,感知人物形象。每个同学对人物都有着不同的喜好和认识,引导学生融入作品中理解每个人物,寻找自己的影子。学会从故事的描写中找出人物的特点,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提炼人文主旨,感受家园温暖。

1.《柳林风声》也是一部描写家园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绘动物们的家,谁能用简单的词语概括一下。

预设学生对四种动物家的评价是:蟾蜍的家富丽堂皇,河鼠的家清爽舒适,老獾的家宽大整齐,鼹鼠的家小巧可爱。

鼹鼠:一想起来就热血沸腾,记忆像滔滔洪水般奔涌而来,印象很深。

河鼠:觉得那就是他的根,离开了家,自己的魂却还在那里,无心去做其他事。

蟾蜍:觉得只是一种陪衬,想让别人羡慕他。

老鹳:依恋,一想起来家心里就很温暖。

2.家让人感到温暖依恋,可为什么不论是蟾蜍还是鼹鼠都曾离开自己的家呢?它们究竟为了追寻什么而离开自己的家呢?你是怎样看待它们离家这一行为的?

3.同学们有人说家是远行的港湾,有人说家是人生的加油站,在你们的眼中家是什么呢?

4.让我们用心去感受我们的家(和着音乐齐读):

   家是黑暗的明灯,

   家是累时的小床,

家是遮风挡雨的大伞,

   家是磨难后的归宿,

   家是一双温暖的手,

   家是一盏夜晚的灯,

   家是母亲温暖的怀抱,

   家是父亲的大手,

   家是航行的风帆,

   家是前进的动力,

   家是温暖的炉火,

   家是人生旅途中的起点与终点

(设计理念:提起家,每个人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他是温暖的,是让我们依恋的港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家的初步感知,体会作品中所传达的家的美好、快乐和令人眷念。)

四、影视对比欣赏,品味语言特点。

(一)关注文字描写。

1.一幅幅色彩明丽、情节有趣的图画,让我们回忆起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这些跌宕起伏的故事也吸引了导演的眼球,将它改变成了电影,看过吗?一起来看看其中一个片段。

2.出示电影片段,生观赏,它表现的是书中那个故事?找出书中哪一部分是描述这一情节的,与电影中的片段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个更能体现出鼹鼠对家无法控制的思念之情?为什么?

3.结合学生的回答抓住书中的几个重点词句感悟。

1)可怜的鼹鼠孤独地站在路中间,心如刀绞。他觉得一股强烈的思绪,正在自己心中渐渐积聚,似乎要喷涌出来,他想放声大哭了。

2)鼹鼠失魂落魄地一屁股坐在树桩上,竭力想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已经努力强压着好一阵子了,但还是忍不住想要痛哭一场。他胸中积聚的闷气,一次又一次地,总在往上冒,越来越猛烈,越来越强劲。可怜巴巴的鼹鼠终于放弃挣扎,很无助地号啕大哭起来。

3)可怜的鼹鼠觉得闷气还在一个劲往上蹿,他的胸脯急剧地起伏,话到了嘴边又给噎回去了。他抽抽嗒嗒地泣不成声。

4)回忆带来了新的忧伤,他再也无法说下去了,又 痛哭流涕地抽泣起来。

4.小结:影片虽然很直观形象,但是图书中的文字更为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关系、心理、语言等等。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是在用自己的想法去想小说里的人物、事物,会有无尽的想象,充满着无穷的乐趣。这就是图书的魅力所在。

(设计理念:将影片与文学作品作比较,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相关段落,细细品味,让学生领悟到影片虽然直观形象,但图书更注重细节描写,更为深入,会让读者产生无尽的想象。)

(二)品味田园风光。

1、《柳林风声》这本书除了对于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还将田园风光描绘得美丽动人。我们一起跟随着动物们一起去他们的家园感受一下。

2、请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描写得特别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3、老师也选取了一个片段,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番。

出示:河岸边的秀丽景色连绵不断,好像在展示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紫色的珍珠菜早早来到如镜的水边,摇动着满头缠缠卷卷的丝发,看见映在镜中的面庞正对她微笑;娇柔的柳兰花满怀着憧憬款款而来,像一片粉红色的晚霞;紫雏菊和白雏菊携手悄悄钻出土面,站到了表演队伍中自己的位置上;某一天清晨,羞怯的野蔷薇终于也步履蹒跚,姿态优美地登上了舞台。于是,大家知道:六月来临了。仿佛是一夜间弦乐奏鸣曲换成了欢快的加沃特舞曲。只是大家还要静候另外一员,那个众多森林仙女追求的牧羊少年,那个贵妇们在在窗前期待的骑士,那个要吻醒沉睡的夏天爱人的王子。然而只有等身穿琥珀色紧身衣,芳香四溢、仪态万千的绣线菊踏着优美的舞步进入行列后,好戏才真正拉开大幕。

4、猜一猜老师为什么选这一段?

5、大家猜的真不错,老师在这段话中感觉到了声音、色彩,还有许多其他不能言传的丰富感受。作者采用了许多的修辞手法将这美景逼真地呈现出来。像这样生动逼真、细腻流畅、行云流水般舒卷自如的描写书中还有很多,因此《柳林风声》这本书被誉为英国散文体作品的典范。相信同学们认真读后,也一定领略到了英国美丽的田园风光。

(设计理念:如果说《柳林风声》是一匹锦缎的话,那么文中精美的风景描绘就是锦上的花了。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初步感悟这些美不胜收的文字,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享受着美好的田园风光,也是一个语言文字理解和积累的过程。)

四、谈谈整体认识,学习推而荐之。

1、读了这本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如果向你的朋友、父母推荐这本书,你准备怎么推荐?

3、教师小结:《柳林风声》确实是一部好书:它不仅是一篇童话,更是一本富有诗意的散文小说,读起来让人舒畅、自然、温馨,我们喜欢它,喜欢它的一种纯粹的友情,喜欢它那种诗意,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一种浓浓的诗情和诗趣。

(设计理念:引导每个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能与他人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