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课《大山爷爷》教学设计(管春萍)
(2013-12-09 11:38:50)
标签:
诵读大山爷爷教学设计教育 |
分类: 案例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深情地诵读儿歌。
2、通过诵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山河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请一个漂亮的小朋友上台,问问大家:
他(她)的头上有什么,身上穿着什么?脖子上有什么?腰上有什么?
2、评价一下,他(她)漂亮吗?
二、读儿歌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漂亮的某某某,下面我们要去认识一位爷爷。
2、板书:大山爷爷
师:谁来和大山爷爷打个招呼?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3、质疑:想知道大山爷爷什么样吗?
《日有所诵》里有一首夸大山爷爷的儿歌呢!
4、呈现儿歌,师范读。(老师读时读出节奏来)
5、整体感知。
师:你喜欢这首儿歌吗?跟老师一起读一读。
师读一句,生读一句。
师:请小朋友打开课本,跟着老师轻轻读一遍。
师响亮地读,生用手指着儿歌轻轻地读。(老师拍手打节奏)
三、配画诵读
1、师:刚才读了儿歌,下面老师要来考考你!大山爷爷头上、身上、腰上、脖上有什么?
2、指名说,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白云帽子、绿色大衣、公路皮带、瀑布领带。
3、相机指导朗读:
①大山爷爷头上有白云做的帽子,美不美?谁来读出美?
(指名2人读,齐读)
②山上长满了大树和小草,绿绿的,就像给大山披上一件绿大衣。谁愿意来读?
(指名2人读,女生齐读)
③公路成了腰带啦!做动作读。
(指名2人读,男生齐读)
④(用手指着瀑布)这就是瀑布,瀑布怎么样?指名说。
现在瀑布成了大山爷爷的领带了,大山爷爷该有多高大呀!谁能读一读?
(指名至少2人读)
4、师:白云帽子、绿色大衣、公路腰带、瀑布领带,难怪说“大山爷爷真漂亮!”
(用红笔划出这句话)
5、你愿意夸夸大山爷爷吗?
学生练习美读,指名读,齐读。
四、练习背诵
1、师:你记住大山爷爷身上有哪些东西了吗?
2、请小朋友上去给大山爷爷装扮一下。
3、加动作背诵。
五、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漂亮的大山爷爷,你想对大山爷爷说些什么?
设计理念:曾经有幸参加过种子教师研习营,徐冬梅老师曾经说过,诵读课的内容至少要读7遍。第1遍范读,第2、3遍正音,4、5遍梳理内容,最后一遍齐读或者背诵。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上学才一个多月,汉语拼音还没有学完,为了读正确,我采用领读、跟读,和老师一起读的方式,使孩子们能正确掌握儿歌的读音。《大山爷爷》从头、腰、身体、脖子几个方面展现了“山”上的景象。篇幅虽然很短,但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还不是很熟悉,只有真实的感知后,才能读好。我就找来了一些图片,这样小朋友就知道:这就是瀑布!另外,背诵要有指导,我就让学生先贴一贴、背一背、动动手、动动口,然后加上动作背一背。这样,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