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2014-03-12 20:03:47)

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也是学生出错率最高的题型之一。因此,四则混合运算的审题教学,我认为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一、

,就是先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数。会有几种运算符号;再看一看运算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如405×30762980)+2136÷89。看的结果应是:5个数;4种运算;含有小括号;是一道带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题。又如36×100÷20+5)]÷6。看的结果应是含有5个数;4种运算;含有中括号;是一道带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式题。

二、

,就是对题目整体观察后,确定运算顺序。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可采用画线标序的方法。

三、

,就是分析题中的数值特征和运算间的联系,联想到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然后进行运算。如:405×30762980)+2136÷89。这道题虽不存在简算问题,但括号部分与除法可同时计算,即同时算出30762980的差与2136÷89的商。有时候,根据数据特点,通过将原式结构进行分解、组合等变形,达到简算。计算题的审题教学,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计算题算得正确、迅速。

另外列式计算是介于计算题与应用题之间的一种题型,是计算题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应用题数量之间关系的概括,是沟通式题与应用题的桥梁。虽然现在对列式计算的要求没有以前那么高,但是加强列式计算的教学,可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数学术语的理解,牢固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为解答应用题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有些列式计算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经常造成解题差错。因此要强化列式计算的审题教学,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审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的正确性。反过来对混合运算的解题的准确率有很大的帮助。

一、

就是紧扣关键词。列式计算中的数量关系,往往是由题中的一些关键词决定的。例如182除以13的商,去乘2814的差,积是多少?题中的关键词一个是除以,一个是,根据题意,其数量关系是,列式是(182÷13×2814)。又如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12的积,差是多少?题中的关键词一个是除以,一个是减去,它们决定着本题的数量关系:减去列式是4000÷2513×12

二、

就是抓主干缩句,即把题目骨架用关键词表示出来,再列式计算。例如:“750250的和比它们的差多多少?抓住其主干可缩减为:“‘多多少?这就可先分别算出750250的和与差,再算多多少?列式是(750250)-(750250)。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在掌握分步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过渡到用一个综合算式解答,但不必作统一要求。在解答应用题时应要求学生理清思路,重点指导寻找中间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