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绘画中的情境创设
西安市灞桥区
杜武宁
随着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明确了“课题带教研,以教研促发展”的思路。在研究课题理念下,我积极学习其理念和有关理论知识,大胆进行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的教研活动,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给我最大的感触有,明确了小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与小课题研究的整合思路,以及在开展小课题研究中实施的相关内容。
小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研究的对象是自己教育教学实际当中具体的、细小的、真实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创设适合幼儿的各种情境,培养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情境中,大胆而有创意的进行艺术表现。
现将本次实践研究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
作为小课题研究的实施者,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于是我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展开研究,阅读相关教育教学故事与案例,积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和科学理论,使研究有效和有质。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念,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图书馆借阅、网上查阅、期刊订阅、专业书籍的购买,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开拓视野。
二、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通过阅读学习,教学实践,力求做到:1、改变幼儿学习美术的方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幼儿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2、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3、通过各种美术学习方式的实践,使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画画、做做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作为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幼儿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幼儿的学习策略,并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幼儿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对想象的培养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这就要求美术教育者运用手段去启发幼儿想象。怎样才能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情境氛围,把孩子们涂鸦的天性迁移到绘画活动中,去领略成功带来的那份满足呢?
一、以游戏表演创设情境
每位幼儿都有表演欲望,渴望展现自我。游戏表演是直观的视觉形式,通过表演传达信息,反映情感,有利于在作品中的情感再现,并且也是幼儿乐于接受的。例如在上《化装晚会》这一课时,首先要设计一个小动物们要参加森林里举行的化装舞会的情节,并安排几个幼儿戴面具,模仿动物模样,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有的同学问“:你们到哪去啊?”回答“:去参加化装晚会。”老师问“:你们想去吗?”幼儿异口同声回答“:想。”当激发起孩子们想自己也拥有的迫切心情时,再转入教学。主动活泼的游戏,既能吸引孩子们自觉参与,又能为孩子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当面具制作好后,教师和同学们戴着自己制作的面具,蹦蹦跳跳地参加化装晚会。这样,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整节课幼儿信心十足,气氛活跃,效果极佳。
二、以故事创设情境
孩子们最爱听故事了,动听、有趣的故事最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能让孩子在入迷的倾听中轻松地学习。这对幼儿的认知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性,并激发幼儿的情感,帮助幼儿思维和想象。在教《美丽的印纹》一课时,讲一个小故事。有位画画的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画画时,不小心手指沾上红颜色,又不巧碰到了一张洁白的图画纸上。当时,他心里很懊悔,以为把一张画纸弄脏了,结果仔细看看,这纹很像小动物的形象。随手又添画了几笔,那形象就更像了。当时,那位老师高兴极了。后来,就在意外的发现中创造了指纹画。紧接着,老师出示了多幅指纹画挂图。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欣赏、去品味、去模仿,领略其卓绝的艺术风采。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异想天开的王国。
三、以悬念创设情境
设置悬念可将平淡枯燥的学习内容处理得生动有趣,能使他们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求心理,促使他们思考和探疑,让孩子们的丰富想象力在绘画天地中有一个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如教学《可爱的太阳》一课,通过设计这样一个小故事,让幼儿进入情境:太阳是美丽的,但在每个人心中太阳又是不同的,在农民伯伯的心中希望夏日的太阳是蓝色的,在工人叔叔、警察叔叔的眼里太阳又是怎样的呢?在悬念式故事情境下,幼儿进行了丰富的联想绘画。这种设置悬念的故事情境,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拓展、延伸,有利于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和表现幼儿的个性。
四、以音乐创设情境
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随着音乐波动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如表现《校园生活》时,先听一段欢快的音乐,再听各种读书声、嬉笑声、玩闹声、叫好声……幼儿边听边沉醉,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将音乐渗透在儿童美术的教学中,一次次地积累美感经验,促使儿童的感官直觉发展到比较精微、比较敏锐的程度。因此,设置一定的音乐情境,激发幼儿的感情,能够促进幼儿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欣赏层次。
五、以演示创设情境
形象直观的实验演示对于理解掌握美术知识很有效,它能引发幼儿直觉体验。如在教学《三原色和三间色》时,要通过直观的演示帮助幼儿学习,避免枯燥的讲授。先在试管里加入等量的红、黄、蓝(两份),幼儿认识了原色后,再通过演示,将原色两两等量相调即可调出橙、绿、紫。实验演示以一种行为艺术的表现方法出现,其过程形象、直观,使孩子们的求异心理得到一种满足,感受了一种体验。这对于抽象的美术知识的理解,是极为有效的。
六、以多媒体创设情境
随着现代化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美术教育最具有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它不仅可以运用形、动、声、色等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幼儿的感官,创造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还可以促进幼儿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幼儿生活经验少,阅历不多,知识面不够广,就导致大脑中图像信息少。因此,在教学《鱼儿游游》时,就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海底鱼类及其他一些海洋生物的动态录像,为幼儿提供图像资料,了解海底奥秘的一些浅显知识。这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解决常规教学中信息量不足等问题,扩展幼儿的视野,给他们以充分感受美、创造美的机会。多媒体课件中,还可以把所需要的各种图像、文字、音乐以及教师的示范进行整合,并自然、快捷、合理地展示给幼儿,让幼儿把多层次、多方位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激发幼儿丰富想象力和创作热情,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从而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由于幼儿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幼儿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美术教师要善于营造能够满足幼儿学习需要的教学情境,把全体幼儿融入进来。在美术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进行美术教学,不仅方法多,效果好,而且更加贴近幼儿。可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利用声、光、色、形把幼儿带进那种不可言传的情境之中,真正使幼儿乐学、趣学、让幼儿在看、听、讲、做等多种综合活动中愉快地、主动地获得知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