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评价幼儿绘画作品
一节绘画活动结束了,每个小朋友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今天画的内容是“冬天”这个主题意愿画,我又像往常在活动最后环节评价幼儿的作品,我把幼儿的一大堆作品放到自己跟前,然后一张一张地评价幼儿的作品,这时,我拿出李锦怡小朋友的作品,一个劲地表扬她画地好看:“瞧,锦怡的画画的多漂亮呀,画中有一个雪人,旁边还有小朋友在堆雪人呢,你看还有座房子,屋顶白白的…”夸好了她的作品后,我看到明明小朋友的画一点儿也不像冬天的雪景,画面中没有雪人,就画一座简简单单的房子,我看见了他的作品,就把锦怡的作品和明明的作品一起拿起来对比:“你们看,明明画的就没有锦怡好…”接下来班级里有好几个小朋友画的都不好,我就拿画的好的小朋友的作品与之比较。在逐个评价好幼儿的作品之后,我把画的好的作品挂上了主题墙,画的不好的作品就没有挂出来。在我上完绘画课的第二天,班里明明小朋友的妈妈过来跟我说,明明昨天回家心情很不好,他说老师没有把他的作品挂出来,还说老师说他画的比某某小朋友难看。我听了他妈妈的话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在想: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于是我回家认真翻看怎样评价幼儿作品的书籍,搜索相关资料,看了这些,还真让我受益匪浅,同时我为我的做法感到后悔。
分析:在评价幼儿作品的过程中,不要将幼儿的作品与其他同伴比较:“瞧瞧你画的不如某某小朋友好。”这样只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把幼儿的自身作为重点作“纵向比较”,肯定他的进步,也就是说,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要看看他是不是比以前进步了。如绘画的态度,创造力等方面综合去评价。幼儿要自己跟自己比。案例中明明绘画其实比以前进步了许多,如果我能够懂得纵向比较,孩子就不会受了委屈到家长那里去告状。在孩子看来,老师把他的画展示在主题墙,就是对他的肯定,也是一种鼓励。如果老师把大家的画都展示出来,唯独没有他的,孩子就会想:“为什么不展示出我的画?是不是我画的不好啊?是不是老师不喜欢不喜欢我呀?”种种想法会困扰着幼儿,会让幼儿闷闷不乐,长此以往,就会打击孩子对绘画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得有些孩子变得抑郁、自卑,所以老师应该给每个孩子展示画的机会,体现对孩子的尊重和平等。我在那节绘画活动中没有展示有些幼儿的作品,其实已经伤害了幼儿,因此,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注重孩子积极情感的形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