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艺术活动《大吊车》(创意美工)

(2013-12-12 19:22:27)
标签:

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  大班艺术活动《大吊车》(创意美工)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吊车作为工程车辆,已经普遍出现在幼儿的社会文化生活当中。特别是我们东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高楼拔地而起、建筑工地如雨后春笋,道路设施维修等地方常常出现,幼儿对这样有特殊用途的车辆也充满了好奇与探究的欲望,所以,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选取了适合该年龄段幼儿能操作,易操作的材料,依据新《纲要》和《指南》中对幼儿艺术领域的目标导向,设计了本节艺术活动《大吊车》,期望能启迪幼儿的智慧和美好心灵,发展每一位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幼儿对美的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

活动目标:

         乐意参加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

         能自主选择材料和工具,用各种美术形式创意表现吊车。

         了解吊车的种类、用途及各部分的组成配置。

活动重点:创意表现大吊车。

活动难点:运用绘画、拼贴、撕贴、粘贴组合等方式表现吊车。

活动准备:停车场图、吊车图片、吊车结构图、吊车玩具模型;

          分组材料:各种彩色图形、废旧纸盒和卫生纸筒、水彩笔(油画棒)、废旧宣传广告纸。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天气真不错,小朋友们,让我们开车出去转转吧!(和幼儿做开车状到座位)。我们把车停到了停车场,停车场的车真多—

教师出示停车场挂图,幼儿指认车辆的名称,并说明其种类和用途。(警车、消防车、急救车、押钞车等特殊车辆)

咦,又开过来一辆车,你认识吗?

二  探索发现,体验感知

师出示吊车图片,提问:“这是什么车?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它?它有什么用途?”

幼儿讨论后师小结:吊车又叫起重机,属于工程车辆。用来吊起或移动大的、重的物体。

师分发吊车玩具模型,幼儿摆弄,体验感知每个部分的作用。

学习吊车的整车配置。

师出示吊车“结构图”,幼儿仔细观察,共同分析讨论:

a 吊车有哪几部分?   b 每个部分起到了什么作用?

师小结:吊车的整车配置分为两大部分:底盘行走承重部分和回转起升吊装部分。其中承重部分是金属结构,包括车轮和箱型布局;吊装部分包括运转部分(转向和运行)、变幅部分、回转部分、挂钩。

三  大胆想象,创作表现

请幼儿大胆想象吊车每个部分可以用什么图形代替?

师出示分组的材料:“如果你有这样的材料,你会造怎样的一辆吊车?”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并请个别幼儿示范使用不同的材料。

老师给予肯定:对,从承重部分开始,下面要造得宽、大,到吊装部分,要造得相对细、轻。

现在,小朋友自主选择材料组,自由合作,分组造一辆大吊车吧!

幼儿大胆创作,用图形拼贴、撕贴、绘画着色、粘贴组合等方式想象制作。

教师巡视,适时给与幼儿指导。

四  欣赏评议,体验成功

小组推选代表,讲述自己小组用什么方式造吊车,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合作解决的。

共同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用多种形式,如师评、自评、互评来积极评价作品。

五  结束活动,巩固常规

今天小朋友设计并完成了大吊车的制造,是成功的建造师。让我们把作品布置到我们的展示台上吧!

师幼共同有序收放材料,清理桌面,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为了保证幼儿的兴趣持续性,在美工区投放更多的废旧物品,让幼儿继续尝试创意。

         在科学区投放吊车玩具模型,最好是可遥控的,让幼儿可以自主探索、巩固提升。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我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原则,创设了停车场的情境,引导幼儿发现新的车辆种类---吊车,并通过一系列的感知活动和充分的体验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丰富幼儿的情感,发展了幼儿的认知和表达能力。《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创作。所以,我在材料的投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通过反复斟酌,进行了四个小组的材料提供。每组的材料都让孩子有充分创意想象的空间和弹性,遵循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特点。

当然,通过本次的活动,我也想反思一下我自己:在每一次的活动前,教师都应该做一只“笨鸟”。把自己当成一名幼儿,站在孩子的位置和角度想一想:我想学什么,我能学什么。然后,再从一个引导者的角度设计整个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方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