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艺术活动《大吊车》(创意美工)
(2013-12-12 19:22:27)
标签:
活动方案 |
活动名称: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吊车作为工程车辆,已经普遍出现在幼儿的社会文化生活当中。特别是我们东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高楼拔地而起、建筑工地如雨后春笋,道路设施维修等地方常常出现,幼儿对这样有特殊用途的车辆也充满了好奇与探究的欲望,所以,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选取了适合该年龄段幼儿能操作,易操作的材料,依据新《纲要》和《指南》中对幼儿艺术领域的目标导向,设计了本节艺术活动《大吊车》,期望能启迪幼儿的智慧和美好心灵,发展每一位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幼儿对美的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
活动目标:
1
2
3
活动重点:创意表现大吊车。
活动难点:运用绘画、拼贴、撕贴、粘贴组合等方式表现吊车。
活动准备:停车场图、吊车图片、吊车结构图、吊车玩具模型;
活动过程:
一
1
2
3
二
1
2
3
4
师出示吊车“结构图”,幼儿仔细观察,共同分析讨论:
a 吊车有哪几部分?
5
三
1
2
老师给予肯定:对,从承重部分开始,下面要造得宽、大,到吊装部分,要造得相对细、轻。
3
4
5
四
1
2
3
五
1
2
活动延伸:
1
2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我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原则,创设了停车场的情境,引导幼儿发现新的车辆种类---吊车,并通过一系列的感知活动和充分的体验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丰富幼儿的情感,发展了幼儿的认知和表达能力。《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幼儿进行自主创作。所以,我在材料的投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通过反复斟酌,进行了四个小组的材料提供。每组的材料都让孩子有充分创意想象的空间和弹性,遵循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特点。
当然,通过本次的活动,我也想反思一下我自己:在每一次的活动前,教师都应该做一只“笨鸟”。把自己当成一名幼儿,站在孩子的位置和角度想一想:我想学什么,我能学什么。然后,再从一个引导者的角度设计整个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方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