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性沟通

2023-02-06 20:08:48

(1)一致性沟通

带着真诚、勇气、脆弱和活力去沟通和生活

一致性沟通模式建立在高自我价值的基础之上,达到自我,他人和情境三者的和谐互动。

这种模式的人言语表现出一种内在的觉察,表情流露和言行一致,内心和谐平衡,自我价值感高。认可压力,正视自己的压力,也愿意应对压力。如实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同时也关注对方,感受并接纳对方的情感,从而真正达到真实的情感交流和沟通。

真实最重要!!!

(2)一致性沟通的特点:

一种对自我独特性的欣赏

一种自由流动于自身内部和人际之间的能量

一种乐于相信自己和他人的意愿

愿意承担风险

能够利用自身具有的内部资源

能够对亲密关系保持开覅那个心态

接纳真实的自己,接纳他人

爱自己也爱他人

面对改变,开发灵活

(3)一致性沟通是一种存在状态,也是一种自我,与他人进行沟通的方式。

即自我和他人!!首先,看到自我!!

(4)冰山理论:

首先先看到“行为”(冰上之上的5%),再往下则是“行为模式、感受、信念、期待渴望、我是谁、全息意识”(冰山之下的95%)。我们的一致性沟通中,“感受”最重要。每天找10个时间点锻炼“我的感受是什么?”然后,"我的渴望是什么?","我的期待是什么?”

记住:情绪按钮很重要,否定,恐惧,害怕,忽略,担忧?

当你说话的时候,你去觉察,这句话有什么意义如果自己都觉得没意义,那不如不说。

 

感受:

1. 你平时的感受有哪些?

2.  你是如何体验到你的感受的?

3. 有哪些感受是你可以分享的?有哪些感受是你隐藏的?

4. 是你掌管感受,还是感受掌管了你?

5. 当你感受到感受的时候,我是我是如何用我生存的方式来应对?

渴望:

1. 你是如何获得爱的?

2. 你是如何获得认可的?

3. 你是如何获得接纳的?

4. 爱,认可,接纳是自我获得呢?还是从他人那里获得?

5. 你是自己去要呢?还是期待别人给予你呢?

信念:

1. 你是如何看待世界的?

2.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3. 你的价值观有哪些?

(5)观察

区别观察和评论:

观察:是我们直接看到,听到,闻到,尝到,和触碰到的。

评论:观察所触发的想法和解读

用评论沟通,很大的障碍,很容易产生冲突,对抗,矛盾。

避免绝对化的评论:总是,永不,永远,无论何时

加入判断:

你很少顾及我的需要——前两次当我约你陪我参加朋友聚会时,你都说你不想陪我去

你就是花心大萝卜——你刚才盯着那个模特看了很久

如果你不吃早餐,你的健康一定会受损——如果你不吃早餐,我担心你的健康会受损

感受是通往认知最真实的

感受是指情感,身体感觉,心情或者精神状态

感受是因为心需要,当我们看到内心的需要的时候,再行动。

不能准确地感知自己的感受,就很难发现自己真实的需要。所以,需要多锻炼。

一致性沟通一定要选择好的时机,不能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不停的要进行沟通,对方可能有需求亟待解决,没心情,不想,或没时间进行一致性沟通。这就需要终止沟通。

沟通的时机:双方都要在状态。

沟通:是一种持续性的,不要指望一次就能解决。要不断根据对方的反馈,不停的去调整。当对方第一次不接纳,可以继续保持状态,以后继续表达,持之以恒。

(6)我们是如何对待感受和情绪的?

1. 否定。2. 忽略。3. 转移注意力。

长此以往,我们用压抑或者发泄的方式来应对我们的情绪。

有效的方法是:接纳和面对。

允许对方暂时这样,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界限。

(7)想法和感受(区分)

想法往往是人的主观臆断,是一种评判。

感受是情感,身体感觉,心情或者精神状态。

表达感受要精准!!!

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的言行和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留意,自己到底带着什么评判去看对方。

(8)为我们的感受负责任

别人说的话,会是我们有这感受的助推力,但是绝不是根源。

我们要学会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任,而不是受害于这种感觉

(9)接收负面回应的四种选择

1. 感受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2. 感受我的感受和需要

3. 指责自己

4. 职责别人

愤怒往往只是替代情绪,其背后往往是“悲伤”或“恐惧”。有的人很愤怒,情绪很大,其实内心很恐惧,很悲凉。

把你的感受和需要相连:我感到。。。因为我。。。

需要挖掘不出来,是因为对自己感受不到位。先看到自己的感受,说出那些感受的词语,去感受自己的身体反应。

(10)需要

需要:滋养生命的要素,人类拥有共同的基本需要,以使得生命能够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

需要词汇表:

///////////////

需要是内在能量的呈现:成就感,安全感,荣耀感。三个方向,感受它。

看到自己的需要,并且为此负责任。区分成熟和幼稚的一个因素:看这个人是否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11)请求:满足需要的具体行为策略。

请求一定是自己有自信,有底气,很自然地,理所当然地提出来的。不是求着对方,或者要求对方。理所当然,顺其自然

不容易接收的请求:

1. 否定/负面的请求

2. 模糊的请求(一定要明确)

3. 请求中包含比较(引起对错,评判)

4. 并非请求行为,而是请求感受。

容易接收的请求:

1. 告知对方我们提出请求试图满足的需要

2. 正面肯定的行为(多肯定对方做到的,做的好的地方)

3. 明确具体(一定不要让对方猜测)

4. 开放的态度(请求对方,是允许对方可以拒绝的,而不是逼着对方必须答应)

请求VS命令:

1. 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

(我们很容易包装)

2. 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3. 请求意味着当人们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时,我们也愿意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对方满足不了时,我们需要耐心)

四个步骤并不是全部都有,1234,其实可以部分使用。

沟通不要只是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开心高兴欣慰等的时候,也一定要表达出来,让对方知道。

你想对方怎么对你,也要对对方那样表达。带着不是只说一次,要不断的表达,不断的说。对方一定会感受得到的。所有的关系的变化都是在接纳和允许中改变的,绝对不是对抗和否定中。所有的疗愈也都是在关系中发生的。

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任!!!感受!!!负责任!!!感受+负责任!!!

不要总是忽略和回避自己的感受!!!

如果没想好怎么说,宁愿不要说!!!

我们自己很重要!!!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独立的个体”人格的我们身上。

沟通很重要,如同打游戏。而大型游戏都不是简简单单让你通关的。学习沟通也一样,不停的升级打怪,突破自己。

当你状态调整的很好,情绪很稳定的时候,不是非得用一致性沟通的,有很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所谓的界限:自己首先,温和而坚定。

多做身体的疗愈,对身体感受越敏感,在沟通的觉知力上更强。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