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学会“听”:听知觉的有效训练法—大众幼小衔接专题五

(2014-08-07 09:06:21)
标签:

幼小衔接

幼儿园

幼儿教育

大众幼教

入学成熟水平

http://mmbiz.qpic.cn/mmbiz/iaLz83j2aibcGZpNAYm3t8NRxg0iclQoicdaLBw2Fs7IYHNmGQp7Q9MRPC0hsq0sLzY8RMkgoJk68e956l3zq6NNhw/0

上期我们讨论了“看”,明白了一个道理:视知觉能力不是视力,能看清不等于能看懂。同样,听知觉能力也不是听力,能听清不一定能听懂。

老师教拼音时经常遇到这样的孩子,任你使出浑身解数,他依然把“an”读成“ai”音,把“ei”读成“en”音,经常tdkg不分,他们发音不准,却无生理原因;他们经常听不清或记错了老师的作业,你让他帮你拿红色的外套他们拿来了黄色的;他们对声音反应迟钝,难以听清环境中的声音;他们缺少倾听的态度,经常破坏规则。

听知觉是大脑对听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声音和物体及各种状态之间产生联系,从而帮助我们做出判断的推理的一种能力。听知觉能力包括听觉注意能力,听觉辨别能力,听觉记忆能力,听觉系列化能力,听觉混合能力,听觉理解能力等几个方面。

在小学,听知觉能力较差的孩子,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充耳不闻,家长说的话通常跟“耳边风”似的。

2.平时和别人讲话很少有目光交流,严重的甚至眼神“发飘”,不敢与人正视。

3.听老师解时显出不耐烦的样子或东张西望,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打断别人。

4.上课时听不了几句话就开始走神儿、做小动作,常因外界的细微干扰而分心,听课常是听一点、漏一片。

5.无法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常常是听而不闻;老师提问时,常常答非所问,甚至连老师问的是什么问题也没搞清楚。

6.听力完全正常,却听不清或记错老师留的作业,教师口头布置的作业或其他事情常记不全或记不住。

7.听故事时,明明看到他认真听了,复述故事时却颠三倒四、逻辑不清或流失很多信息。

8.喜欢自己看着读而不愿听别人读。

如何有效地进行听知觉能力的训练呢?

1.听觉辨别力训练

让孩子听环境中的声音,或让孩子听故事录音,边听边分辨声音的高低、大小、不同的音色,辨别声源的方向,分辨相似的发音等。

1)让孩子把眼睛闭上,判断房间里的一个声音从什么地方发出的,是近还是远,声音是大是小。

2)把一个能发出声音的东西藏起来,让孩子根据物体发出的声音寻找到该物体。

3)在家里蒙上孩子的眼睛,根据听觉去找藏起来的人。

http://mmbiz.qpic.cn/mmbiz/iaLz83j2aibcGZpNAYm3t8NRxg0iclQoicdajuXINUFcIUbJC4CeUtxIEsC2wwCaXVG6yjAV0n3Q3eojnjhZibY4Pzg/0

2.听觉记忆力训练

通过听觉记忆力训练,不但可以加强儿童听觉的记忆力和听觉的广度,减少儿童对较长的听觉信息无法记全等情况的发生,还可以促进儿童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产生联想,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力。

1)让孩子听完一段话后立即复述。家长可以说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让孩子仿说,然后逐渐增加字句的长度,如:我看见——我看见妈妈——我看见妈妈和姥姥——我看见妈妈和姥姥在一起做饭。还可以让孩子仿说听到的故事,故事选择遵循由短到长、由简单到复杂。

2)让孩子回忆并准确复述以前听到的信息:告诉孩子一句简单的话,如“明天我们全家到动物园玩。”隔1分钟后问孩子“妈妈刚才告诉你什么了?”当孩子熟悉这项活动后可以适当延长回忆的时间,如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半天、一天……再让孩子复述妈妈一开始所说的话。当孩子能将简单话语记住后,可以适当增加句子的长度和内容的复杂性。

3.听觉系列化训练

1)根据几幅故事来听故事,听完一个故事后,记孩子根据故事情节把图片排出正确的顺序。

2)家长按每秒1个数字的速度说出一串数字,如3749,念完后,让孩子按顺序复述或者按相反顺序说出。注意,数字的个数应由短渐长。

3)为孩子选择一些短小精彩的散文、童谣、诗歌,练习背诵。

http://mmbiz.qpic.cn/mmbiz/iaLz83j2aibcGZpNAYm3t8NRxg0iclQoicdabqDnb9QjpcdXTvkFfwqHxXR48evek8vg94Cnqyk0tCyx0UFy62nwRg/0

4.听知觉理解能力训练

1)学会倾听是理解信息的第一步。家长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孩子倾听的兴趣。如:变化声音的高低、速度以引起注意;服从口令;指出所听到话的错误等。

2)让孩子在听的时候,配以相符的实物、动物、表情或图片等,这就就可以使声音的意义有一些实在的寄托,因而容易把握其含义。

3)孩子听觉的理解力水平与其词汇量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理解的词汇越多,听觉理解力也会越高。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多与孩子交谈,多让孩子读课外书,多让孩子听故事等活动来扩充和丰富孩子的词汇。

4)培养儿童思维的逻辑性和变通性。如:寻找一个问题或故事的多种答案或结局等。

http://mmbiz.qpic.cn/mmbiz/iaLz83j2aibcGZpNAYm3t8NRxg0iclQoicdalytaXRUPSzXP4Se2ic0nmBNTRYTq4Vg8rXbcez6sWoqaDmzzdGjO2ibQ/0

现实生活中,听与说总是密不可分的,不会听讲的孩子,说话往往语无伦次。听与说的结合涉及到儿童对听到词汇的联想、推理、判断等能力,所以,听说结合能力也是听知觉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儿童学说同义词、反义词,听音乐进行联想,将句子补充完整,听故事自编故事结局等形式来训练儿童这方面的能力。

除了听和看的能力,运动协调也是孩子的一项重要能力,运动协调能力较差的孩子,在上小学后也会出现许多问题。

敬请关注《大众幼小衔接专题六——让孩子学会“动”:运动协调能力的有效训练法》。

查询前四期内容请关注大众幼教官方微信,点击课程介绍——幼小衔接

 

http://s12/mw690/003zii4Rzy6L3dkxXRNc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