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超越不幸>>
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1.设计思想:本课的指导思想是让聋生学习领悟残疾人楷模是如何超越不幸的,对他们进行一次生命教育引导。理论依据是专家学者倡导生命教育理念的启发,本文为系列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之一。设计特色是编选残疾人楷模和残奥会残疾人的事迹,来激发聋生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精神。
2.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属于生命教育的系列校本课程,是顺应时代要求和专家学者的倡导而进行的德育拓展。本课内容精选了中外残疾人的典型代表的事迹,涉及到各类残疾人,对聋生的教育是比较全面的,对他们的震撼应该是强烈的。
3.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面对八年级聋生的,他们曾在七年级的语文课上学习过海伦﹒凯勒的事迹,应该耳熟能祥。对张海迪的事迹了解,也只是限于从前的。他们对残奥会运动员的了解也不多。对于学生陌生的内容,尽量通过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多引导。
4、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重点难点:让聋生如何理解和领悟残疾人楷模超越不幸的进取精神和奉献社会的高尚品德。如何把残疾人楷模的精神贯彻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如何作好现在和今后的打算。
6、教学策略与手段:让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初步自学理解“残疾人楷模超越不幸”的大概精神,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全面地引导,让学生进行广泛地观察、思考、讨论,进而达到情感的升华和品德的渗透。
7、课前准备:校本课程课文,人手一份;制作本课课件(包括课文和相关的图片等);练习本等文具;彩色粉笔和小黑板等。
8、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探究思索
三.归纳升华
四.心随乐扬
五.实践导航
六.课外拓展
一.情境导入:
播放:海伦、张海迪、“刀锋战士”奥斯卡、李端的图片,问学生知道她们是谁吗?
师:他(她)们都是残疾人,他(她)们的事迹,震撼世界;他(她)们的精神鼓舞世人。
下面,我们就学习他(她)们是怎样超越不幸的?!
二.探究思索:
播放〈〈超越不幸〉〉课文课件,师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人的一生,可能要遭遇这样那样的不幸。有的人肢体残缺,有的人瘫痪,有的人成为聋哑人,有的人成为盲人……很多残疾人没有被不幸吓倒。古今中外的残疾人楷模,自强不息,超越不幸,终于走向成功,铸就了非凡的人生。他(她)们的事迹,震撼世界;他(她)们的精神鼓舞世人。”
分别播放几段文字和相关的图片等。
师向学生分组提出“探究思索”的问题,思考:
1.海伦·凯勒是怎样学习盲文的?又是怎样学习说话的?
2.我们应该学习海伦·凯勒的什么精神?
3.张海迪是怎样面对不幸的?
4.张海迪经常为社会做些什么好事?
5.2008年残奥会,残疾人展现了什么精神?
6.我们要学习残疾人楷模的什么精神?
让学生自学、分组讨论,老师适当地点拨。选学生说说自己的观点。
三.归纳升华:
老师根据课文和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参考答案:
1.海伦刻苦学习盲文,整天在贴着盲文字的东西上摸呀、写呀。
为了发准一个音,她一练就是几个小时。
2.我们要学习海伦“不以缺陷自弃,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
3.面对残酷的不幸,张海迪不消沉,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不幸做斗争,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4.张海迪多年来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
5.2008年残奥会,残疾人展现了坚韧不拔、超越自我的精神。
6.我们要以海伦·凯勒和张海迪等残疾楷模为榜样,自强不息,不断超越,让自己的人生永放光芒,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人民。
四.心随乐扬:
师
(播放〈〈感恩的心〉〉手语歌视频,让学生的心进一步随手语歌及词,得以启发。)
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
师: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珍惜生命,超越不幸。
五.实践导航:
师:我们学习了这些残疾人楷模超越不幸的事迹,我们应该怎样学习?怎样对待困难?怎样对待不幸?怎样服务社会?
生:刻苦学习,学好专业技能。
生:勇于克服困难,坚韧顽强。
生:奋发向上,勇于超越,不断进步。
生:用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多做贡献。
……
六.课外拓展
1.上网进一步了解残疾人自强不息、勇于超越不幸的典型的人和事。(如:邰丽华、于甜恬等)
2.
3.收集残疾人楷模海伦、张海迪的经典感悟名言。
板书设计:(总结,并板书课文精髓)
超越不幸
服务社会
奉献人民
作业:
课堂作业:
1.我们应该学习海伦·凯勒的什么精神?
2.张海迪是怎样面对不幸的?
3.我们要学习残疾人楷模的什么精神?
课外实践作业:
1.上网进一步了解残疾人自强不息、勇于超越不幸的典型的人和事。(如:邰丽华、于甜恬等)
2.
3.收集残疾人楷模海伦、张海迪的经典感悟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