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多年以来电信运营商用人机制不断规范与创新。比如中国移动不单一如既往的笔试 面试,近期多省还对用人的测评维度进行创新,加入:履历积分、综合测评、面试或者笔试只有客观题等等。比如中国联通今年多省也不断规范人才测评机制,沿用后备干部测评、竞聘笔试或开卷笔试或面试对人才进行多维度测评。至于中国电信,是否有新的用人机制,我们拭目以待!那么不管是什么维度的人才创新机制。
资治通信研究院认为:综合素质测评是企业对岗位人才的客观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比较完善的人才测评体系的基础。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将有利于促进企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人才综合素质,有利于改进和加强企业高管的思想政治工作。
资治通信希望能为电信运营商和人才搭建人岗匹配的桥梁,使大家结合自身的特点,学习有方向有目标,逻辑关系更清晰,知识点更完善。当然,也声明,我们不参与任何具体竞聘相关情报信息的收集与反馈。
竞聘者说
综合素质测评是对优秀人才的一种评价指标,综合测评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那么,如何准备综合测评呢?有人说是勤奋,有人说是运气,有人说是关系,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方法得当。去年是我第一次参加资治通信研究院(保岗竞聘研究室)举办的《岗位竞聘综合素质测评考试》获得第一名,面试环节第二名,后来如愿获得竞聘岗位,目前已是副处助理实习期,我经常不断感慨课程之后日常工作中获益很大,养成了逻辑思维汇报、工作梳理以及责任感的学习这样的好习惯。
作为一个已经达到职业目标的我,谈到综合素质测评,心得还是有一堆的,具体如下:首先明确一点,综合素质测评需要20%运气、30%基础、50%复习技巧。也许没有高深的学习理论和系统化的方法,我只是按照在《岗位竞聘综合素质测评考试》中学习到的一些方法技巧以及一些切身感受来分享一下我眼中的综合测评。
“千举万变,其道一也”。综合测评分为“常识判断、数量关系、言语理解、逻辑判断、资料分析”五大部分,每一部分的考点浩瀚纷杂,更不必谈各种行业综合测评考所形成的庞大题库。我认为,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迅速梳理出每个考点万变不离其宗的“道”是行测备考的科学方法。综合测评备考,需要依靠大量练习培养题感,但是盲目无序、杂乱无章的题海战术却是综合测评备考之大忌。
以下这些是我的一些《电信运营商岗位竞聘私教指导》课程笔记与笔试总结,给即将参加考试的学员进行分享。
常识判断
综合测评常识上至宇宙洪荒,下到柴米油盐,考察范围极为广泛。笔者建议常识备考不要单纯依赖正向积累的传统方法,而要逐渐建立“就题论题”的思维模式,综合应用排除法、倒推法、比较法等多种方法,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数量关系
综合测评数量关系的考点编排自成一套常规严谨的考试体系,考生可以通过梳理考点类型、考察频次,并结合自身情况决定备考复习的重点与顺序,并针对每一常规题型整理出通识性解题方法。数学能力较强的考生如能驾驭,对考点进行地毯式全覆盖复习自然最好。但是对于多数考生而言,善抓重点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此部分的成绩。
言语理解
针对此部分的复习,要善于把握语言类题目的常规分析方法,如“主旨法”“概括法”“总分法”等,分门别类总结题型,有的放矢地适用不同类型的答题思路。综合测评题量虽大,但言语理解通过一定强度的训练完全能够实现“快、准、稳”地“秒杀”。建议考生多练习、善总结,培养精确流畅的语感,定能在此部分斩获高分。
判断推理
该模块囊括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判断”三大考点,每一考点又可延展细化出诸多小类考点。建议考生在备考中首先建立系统的思维导图架构,以此对考点进行全面梳理;其次要掌握基本的逻辑定律并结合相应题目进行深入理解,如“性质判断推理”“三段论推理”“关系推理”“假言推理”“联言推理”等;最后辅以一定程度的练习,强化对每类题型所隐藏考点的“敏感”度。
资料分析
该模块在综合测评行测中分值排布不低,但难度却属中等偏下,也即坊间所称的“送分题型”。但是“免费的午餐”不代表不经过任何系统训练就可以手到擒来,尤其是近两年综合测评资料分析命题趋于复合型考察模式。“多考点、多陷阱”的考核方式更需要考生在资料分析模块的备考中多费心力。
郑重提示,资料分析是完全能够在短期内通过系统训练而获得优异成绩的考试模块,务必严谨待之。在此提出三点建议:考生首先全面掌握并熟悉综合测评资料分析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与对应题型;其次建立科学的资料分析题目阅读方法,学习精准定位关键提示词、重要数据等;最后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能为自己熟练应用的估算技巧,大幅提升计算速度。
写好字是关键
虽然考试大纲上并没有把字迹作为考察的重点,但是在评卷的过程中,字迹的好坏可以决定你综合测评的生死。据说,评卷只有2分钟,每天看过几百篇试卷,思维都有些麻木了,想让评卷老师每篇考卷都去用心去评判不可能,那么只有字迹漂亮的考卷才能让老师多看两眼,而他看与不看的区别就是你考卷分数的差距。字迹不好,直接四类卷,至少要丢掉十分以上。字迹好,但是内容一般,至少不会低于平均分。
小题才是高分的关键
按照综合测评的分数布局,小题六十分,简答、论述分析四十分。除了字迹过于潦草的,分数都在平均分左右晃荡,5分差距顶天了。那么高分和低分主要决定于前面的小题。而答小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答点得分,与文笔无关。前面几道题都是有采分点的,你的答案中分点越多,越容易命中采分点,这里边关键词的运用十分重要,同时,不要使用长句子,十多个字就OK。
二,思路要清晰。一些问题往往都是按照问题的表现,问题的根源,问题的性质,问题的解决办法,这样一个写作思路。哪方面作为写作重点,要看具体的题目。
三,据说国考会考察概括的能力,也就是把原因分成几个维度,如国家,社会,个人或者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再或者,外部和内部,反正条理清晰就好。
卷面整洁
在平时的练习中可以多使用综合测评模板纸,打印也行。要把字写得成行成趟,如果这方面写的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把字尽量与方格四边有些距离,这样,你的字变小了,也就都跑到格子中央了,既减少了笔尖行进的距离,又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如果写作中出现了错别字,不要涂抹,放在那里不碍事。
笔试中要记住这几点:
一,进了考场,时间都是你的。一些考生进了考场不知道干些啥,傻呆着。其实还是有些工作要提前做的。
1、把准考证号背下来,涂答题卡时可以节省时间。
2、把姓名、科目、准考证,写在草稿纸上,免得后期让你写,浪费时间。
3、要试一下笔,签字笔确保好用,铅笔确保涂卡,一笔一个
4、只要卷纸发现来,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去看题,动作小一点,能提前看多少就看多少,老师如果制止,态度要诚恳,但不要当回事儿,我最多的时候,开考铃声响之前做完十道题。
二,要控制好时间。综合测评时间紧,要戴表,随时控制答题的节奏,时间不够适当提高蒙题的比例。如果与我一样,所有答案放在最后涂卡的,一定要给自己留够八分钟,我实际平时在家练习120道题,五分钟图完,考场上比别人多答两道题。简答、论述分析,要给最后的几个大题留至少一个小时。
三,果断,不纠结。我有几次考试就因为一两道题花了过多时间,而导致全盘失利,刻骨铭心。要做到,该放弃就放弃,一切向前看。
详情可咨询徐徐:
添加微信号:xuyuxuan66
手机号:18610025066/13911861004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