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微课在小班幼儿常规培养中有效运用的研究》
(2015-12-24 20:46:45)分类: 2015年小课题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立项号 |
2015XKT-YJ138 |
课题名称 |
《微课在小班幼儿常规培养中有效运用的研究》 |
负责人 |
白静 |
所在单位 |
西安市第二保育院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可见,良好的常规培养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班的生活学习是幼儿从个体生活迈向集体生活的开始,是从自由自在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个人意识逐步向该做什么、如何做等规则意识的转换过程,可谓是常规培养的关键期。众所周知,良好的常规培养是琐碎的、细小的、反复的,是需要幼儿重复的尝试与实践、主动的参与与习得、不断的犯错与改正,需要老师倾注大量的耐心和爱心,并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游戏等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其中,积累经验,逐步养成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微课在一些发达城市的中小学比较流行,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教与学的新体验,不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微课是片段式的,短小精悍,具有可复制、可重复、直观等特点,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规律,与建立良好常规的过程特性相匹配。然而,据笔者了解,微课在西安地区特别是在幼儿园的应用还很少,尤其是应用在幼儿的常规培养中就更为少。由此,我们选择这一内容作为课题研究,以期通过微课的有效运用,进一步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手段并形成便捷的高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常规,养成好习惯,为其一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
本课题涵盖的关键词分别是微课、小班幼儿、常规培养和有效运用,现对其解释如下: 微课: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小班幼儿:西安市第二保育院小二班幼儿 常规培养:指幼儿一日生活的常规培养,主要有晨间接待、盥洗早餐、区域活动、课间操、户外活动、盥洗进餐、散步入睡、起床活动、午点、集体活动、离园活动。 有效运用:恰当使用多媒体,事半功倍的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为了运用而运用。 |
||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
在此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以市二保小二班幼儿为准,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记录法、问卷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充分使用微课,丰富教育途径与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以期在小班幼儿常规培养中,对教师、家长、家园共育工作有所启示,主要达成: (一)通过微课的有效实施,帮助幼儿较快的、开心自如的参与到集体活动中,促进幼儿进行较好的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品质; (二)通过微课的有效实施,促进教师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掌握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做好幼儿学习中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三)通过微课的有效实施,帮助教师探索小班幼儿常规培养的教育策略; (四)通过微课的有效实施,拓宽家园共育的途径,增强家长“家园共育”的观念,督促家长在家培养幼儿的常规,做到家园一致。 研究步骤与举措 1、前期准备阶段(2015年7月——8月) (1)再次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点熟悉小班幼儿的发展特征,制定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目标。 (2)熟悉相关的图片、音视频等素材的设计制作软件,掌握微课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3)建立本班家长QQ群和微信群,方便沟通交流。 2、具体实施阶段(2015年9月——2016年5月) (1)了解班级幼儿情况,包括幼儿在家主要由谁带、怎么带(电视、一起看书、玩玩具等),能否独立进餐、如厕,入睡情况等。 (2)结合小班幼儿的常规培养目标,重点观察、详细记录本班幼儿入园的情况,以月为单位,撰写调查报告。 (3)对上一月的调查报告进行分析,确定下一月的研究方案。 (4)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教学并备好每一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在数学中落实好对幼儿相应常规的培养。 (5)密切观察研究对象的日常表现,做到关注全体,关心个别。适当对其进行分类,并分层次调整教育教学内容,搜集、制作相关内容微课,适时运用,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 (6)注重日常对研究对象观察的资料积累,用手机及时拍下合理的或者不合理的行为表现,进行汇总,制作成视频,组织幼儿观看并讨论,促进自身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7)开展各类游戏活动,制作不同常规内容的微课,给幼儿创设情境,探索合理的教育策略。 (8)适时的将微课内容发布到群中,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幼儿园生活,促进家长在家对幼儿的常规培养,做到家园一致。 (9)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在了解幼儿在家状况的基础上,对出现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将出现的共性问题再作为下一步的研究内容。课题组集中讨论,确定教育内容及方法,并集中在幼儿园解决,再将开展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如此反复循环,更好的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 (10)注重微课运用后的效果分析,并做好资料收集。 3、研讨总结阶段(2016年6月) (1)对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材料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 (2)汇总分析在运用微课实施教学之后幼儿的表现情况。 (3)整理微课在幼儿的各类常规培养中的结果情况,最终得出结论。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课题成果主要将以课题研究报告或者论文形式来结题,可以先在院内进行实践,参加论文评选等再在大范围内推广。附件将会由以下几种形式体现: 1.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卷调查表、对幼儿常规表现的观察记录表等原始资料集、调查报告、研究方案,作为深入研究本课题的资料。 2.研究实施中的微课集。 3.教师在运用微课培养幼儿常规的教育策略,主要通过论文、活动设计、教育随笔来体现。 |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