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案《踏雪寻梅》
(2015-01-29 18:34:21)
标签:
365音乐教育 |
分类: 实验中学马黎 |
授课教师 |
马 黎 |
学科 |
初中音乐 |
教龄 |
10年 |
|
微课名称 |
踏雪寻梅 |
视频长度 |
9分30秒 |
录制时间 |
2014年11月 |
|
教材版本 |
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5册第六单元冬之韵——《踏雪寻梅》 |
|||||
教学类型 |
练习演示型 |
|||||
教学对象 |
初一年级本学期没有开设音乐常规课,学生只有小学的音乐基础,但是她们很喜欢音乐课。 |
|||||
教材分析 |
|
|||||
设计思路 |
|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轻巧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弱起、休止符和顿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比欣赏、探究体验以及相互合作来理解和表现歌曲。 |
|||||
教学重难点 |
初步掌握弱起小节、休止符和顿音记号,用轻巧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
|||||
教学过程 |
||||||
教学内容 |
设计意图 |
|||||
课前预备时间展示雪景图并配《踏雪寻梅》的背景音乐。 一、组织教学 二、导课 在寒冷的冬季,只有一种花不畏严寒、傲然绽放!它就是腊梅花。从古到今,雪梅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珍宝,因此创作出大量的诗作。你们能背诵几句吗?…今天我这里也有一首和你们一起分享。 三、新课
l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2、加入声势(身体律动)朗读歌词。 3、在音乐伴奏下带声势朗读歌词。
l A、 出示两条旋律线,教师弹奏歌曲主旋律,学生听辨后选择正确的旋律线。(1)听辨(2)模唱 B、 教师弹琴伴奏,学生视唱歌谱并填词。 C、寻找“腊梅花”(休止符) 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D、享受“踏雪寻梅”(完整演唱) 注意:轻巧短促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弱起小节、课堂打击乐器的伴奏 |
注重“课前音乐”的运用,营造课堂气氛,便于情景导入。 语言创设情境,运用音乐与诗歌的关系导入新课。 声势律动代替传统划拍,寓教于乐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弱起小节和休止符。 潜移默化的解决歌曲难点,为学唱歌曲做准备。 提高听辨能力,画旋律线熟悉歌曲旋律发现歌曲特点。 通过眼看、耳听、嘴唱全方位同步进行,既提高了视唱能力又了解歌曲结构。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