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的教育  教育的美“学习心得 辛文涛

(2014-05-12 11:42:45)
标签:

365

教学随笔

分类: 北师附校辛文涛

“美的教育 教育的美”培训心得

北京师范大学克拉玛依附属学校

                                                        辛文涛

 

 

休宁五月,草长莺飞,山水秀美。此时此景,北师大基础教育合作建设平台应时举办了以“教育的美 美的教育”为题的培训课程。各位专家以最前瞻性的理念传达着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全新解读,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的理念似春雨般浸润着我的心田,让我倍受鼓舞。

《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的下发突出了基层艺术教育的问题。鉴于社会上出现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和讨论,《意见》突出体现了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实施过程和结果评价三个方面的指导。是一份务实、可行的指导纲领。根据人的发展的过程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显然,在孔子看来,音乐不仅仅具有艺术的审美价值,它还具有存在论的意义,只有通过音乐,一个人格才能达到完成的终极境界。

关于“美的教育 教育的美”则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最高级目标。俗语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大自然的美景,人们会流连忘返;置身于美妙的旋律中,人们会如痴如醉。美的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面,人们通过爱美来表现人的本质力量,连不懂事的小孩都知道爱漂亮。虽然人人都知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在人际交往中却总是特别注意他人的外貌。和外貌好的人打交道,心情就舒畅,而与相貌丑的人打交道,心里总感到有点不舒服。为什么美丽的外貌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首先,爱美是人的一种本质力量,人类就是在不断地追求美、探索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次,外貌可以使人产生晕轮效应,即容易使人以偏概全,以一白遮百丑。某人长相英俊,容易使人以为他还具有优雅的风度、高尚的品格等一系列的品质。而我们从电影或电视中发现,被爱的人又总是漂亮的人,因此,我们知道漂亮的人才值得爱,美貌就成了被爱的重要线索。然而,美不是抽象的,被世人众口一辞的美人实在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都是相貌平平的人,但他(她)们仍然可以获得爱或成为社交中受欢迎的人,因为美不仅仅体现在外表上。你不妨从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相信能够使自己的姿色更为出众。

注重精神美

人有两个面貌,即形体面貌和精神面貌,而形体又是受精神支配的。一个人的长相、体型是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结果,我们无法选择。但是,品德和才能却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因此,长相一般的人只要有心灵美、道德美、智慧美、勤劳美、创造美和文明美,仍比单纯外貌美的人更具有永恒的吸引力。例如,战国时期的钟离春,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丑女。她额头前突,双眼下凹,鼻孔向上翻翘,头颅大,头发少,颈部喉结比男人的还要大,皮肤黑红,好大年纪未出嫁。当时执政的齐宣王政治腐败,国事昏暗,性格暴烈,喜欢被人吹棒,全国上下人心惶惶。钟离春虽然貌丑,但饱读诗书,志向远大,她为了拯救国家,冒着杀头的危险,当着齐宣王的面一一陈述他的劣迹,并指出如果不悬崖勒马,就会国破家亡。齐宣王听后不但没有杀钟离春,反而大受感动,把钟离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宝镜,并封为王后。可见,长相美与心灵美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一个美貌的人可能有一个丑陋的灵魂;一个容貌一般甚至丑陋的人,也可能怀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有研究表明,随着人们交往时间的推移,在第一印象中起重要作用的外貌的影响力会逐步减弱,转入注重其内涵的品质。

注意言淡举止美

不说脏话,不吹嘘自己,不议论他人,不盘问别人,不乱打断别人的谈话……都是言谈美的体现。坐有坐姿,站有站相,大方自然,男子潇洒刚强,女子优美含蓄……都体现了举止美。相反,吐字模糊、夸夸其谈、内容平庸、缺乏幽默等都对人产生不了吸引力。初次相识就斜坐在你身边,与异性追追打打,当众挖鼻抠耳都是十分不美的、令人讨厌的行为举止。

注意心态美

人是因为可爱了才美丽,而不是美丽了才可爱。首先,热情使人觉得可亲,古板使人觉得无味。戏剧家席勒说:“心灵开朗的人,面孔也是开朗的。”一个心灵开朗、割达的人,势必对生活、事业、友谊、爱情充满热情。它使生命充满活力,使人自信、自尊、平添美丽。其次,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是有魅力的。自信的人不卑亢、落落大方,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朝气和战胜挫折的勇气,具有一种健康的美。最后,正直守信也是一种心态美,正直守信的人不会为个人利益出卖他人,也不会背弃诺言,是可以以心相托的。相反,自我中心、虚伪固执、孤芳自赏、自命不凡、多疑狭隘、干涉敌对等品质只会令人心生厌恶,毫无美感可言。

作为一位教育者,如果忽视美的引导和终点那将是乏味的教育。所以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中每个老师都要注重一时的手段。什么是艺术呢,本次活动的专家也没有给出标准的的答案。只是在艺道休宁名家对话中肖向荣和左衡谈到了繁体字“兿”,解释为打磨,雕刻之类。在我看来,“艺术”是具有时代性的,每个时期都会受到政治、信仰、观念等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是人们追求、表现、创造美的方法、过程和手段。所以广义的“艺术课”不限于音乐课和美术课,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深刻思考和体会!

 

 

                                            北京师范大学克拉玛依附属学校

                                                        辛文涛

                                            2014512日星期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