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生本课堂教学理念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本课堂的教学环境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因此,如何有效的在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下开展音乐教学,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为此,我根据我校学生的学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生本课堂
教学评价 研究性学习
学案式教学
关于生本课堂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索
实验中学
姜莉莉
作为一名前线的音乐教师我已经在学校音乐教学岗位上工作了9年时间。起初在上音乐时,学生对于这门并不是主要的科目不算很在意,尤其是那些不擅长文艺或者没有这方面特长的孩子们,对于音乐课也没有多大兴趣,在音乐课上活跃的积极分子总是那么一部分人。在三年前我接触到了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且在我校初中的主要学科中已经在进行相关的实践研究活动。我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够改变音乐课的上课状态。因此我也积极的做着各种尝试,经过这三年的努力,有了一定的经验,课堂的教学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生本课堂教学理念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本课堂的教学环境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如何有效的在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下开展音乐教学,是一个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为此,我根据我校学生的学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一、学案式教学模式
音乐学科的特性决定了音乐教案的编写模式要多样性。在编写教案时,要考虑音乐课的内容以导学案的方式是否能有效开展教学,经过我反复的实践发现音乐欣赏内容采用导学案备课形式是非常有效的。导学案的使用是音乐课堂学生学习的一大突破。由于学校的音乐书是循环使用,每节课上完都要收回由教师保存,学生课下没有音乐教材这样情况。那么在设计这样的音乐导学案时要以学生实际出发,即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在设计导学案的导课部分时,多采用学生易操作,并能够能自学的项目。如:在赏析《长江两岸》音乐课时,就安排了学生搜集长江两岸各省的相关民歌,了解其民歌特征。模仿小品演员动作等预习导航。并且在课堂的最后还有一个学习反馈,能够检查学生这堂课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相关知识也能够记录在导学案中。
http://s10/mw690/c2d7c752gde60a2e35fb9&690
http://s12/mw690/c2d7c752gde60a3be769b&690
对于如何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我采用了在每个学期第一节课让学生认真翻书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以给老师一封信的形式对老师的上课提出要求。我将学生的提问作为参考,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一般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有预习导航、新课学习、小组讨论、课堂探讨、思考题(选择题形式)、知识链接、巩固练习、堂堂清等环节。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关注课堂的效率大大提高,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明显的改善了。
http://s2/mw690/c2d7c752gde60a3fd3041&690
【学生建议稿】
【学生在导学案上的记录】
二、建立完善的评价方式
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生本课堂发展性评价指标之一。激发学生参与知识行程过程的兴趣,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建构的知识过程,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点。除了教师要课程设置上讲究合理性、新颖性,尊重学生为主的学习理念,有效得课堂评价机制的建立也是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能力大大加强。我校学生音乐素养层次不齐,大部分的学生是没有一点音乐基础的,只有少部分有在校外学习过乐器等,面对这种情况,将学生分成ABCD不同等级,并将不同等级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当一位学生回答问题时,除了个人加分外他所在的小组也可以加入相对应的分数,并且在每节课结束都要评比出前三名的小组加德育分数。每个月还要评选最佳进步小组等,这些评价方式大大的加强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小组的合作能力。
【课堂表现登记表】
三、研究性学习植入课堂
我在上音乐课时,会发现有些学生在语言表达和分析音乐作品的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随着他们年龄的不断增加,对于音乐的感悟力也不断的增强。我常常思考,为何不利用学生这些优势来为音乐课堂服务呢?学生自身是一种非常好的课程资源。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受到的音乐影响就会各不相同。特别是有机会接受早期音乐学习的学生,他们具有某种音乐学习经历,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而这些音乐能力,也许正是教师所不具备的。挖掘学生资源并利用,不仅使音乐课程更具亲和力与感染力,同时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更重要的是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在2012年2月,我将高中音乐课堂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引入初二学生课堂上。我把每个单元结束后的一课做为综合实践课,内容就是课本上每个单元的内容作为延伸,如:电子音乐、西南少数民族音乐、舞剧音乐等。这节课完全由学生负责上台交流相关内容。每个单元的内容我选择一到两个小组重点完成,形式可以多样:可制作幻灯片、可书写成文本资料等,最后要选择代表上台交流发言。为了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在实践交流之后每个小组要填写评价表,评价表中明确写明小组成员分工情况,组长及组员之间要相互评价。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给与第二评价,两个评价综合即为该学生的综合评价。
以小组形式完成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够增强学生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他们以老师设定的课题为依据,查找相关的课外内容,丰富了课堂学习内容,更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自己交流,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同时,我通过学生的讲解也从中获取了很多的知识和信息,了解了学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http://s13/mw690/c2d7c752gde610353efbc&690
【初中新增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实践研究记录表】 【综合实践课上学生的表现】
http://s6/mw690/c2d7c752gde6102ff6235&690
【学生代表分享交流】
总之,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组建起“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暂缓批评,激励善待学生,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音乐课堂的教学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通过这几年新的教学模式的实践,为我今后的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未来的音乐教学中我需要更多的方式与孩子们对话,真正做到走近孩子,倾听孩子,热爱孩子,教育孩子的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