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名师工作室教学组总体规划
一、三年度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立足于当前全市教育工作要点和学校实际,坚持以服务全市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为先导的方针,坚持自主学习与工作室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通过广泛读书、课堂锤炼、教学研讨、教育科研、撰写随笔等方式,促进全体成员的快速成长和我市音乐教师素质的提升,打造名优群体,争创一流团队,使本工作室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在合作中共进、在互助中成长,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创新能力强的学习型、研究型音乐骨干教师队伍,为我市的音乐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二)具体目标
1.传播并及时总结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在学校申报优质高效课堂研究中,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成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示范、引领、指导、辐射作用,互相帮助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能力,培养造就更多的音乐优秀教师、骨干教师。
4.坚持写教学反思,一学期至少写教学随笔或者读书心得等5篇。
5.每个成员一学期至少要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年内要在公开发行、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
6.工作室或成员年内至少争取一次区级以上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项。
(三)运行机制
1.核心成员带领制
核心成员带领本组成员学习进步的责任和义务,要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使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有明显进步。
2.项目领衔制
工作室的所有教育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都要落实到人,明确责任,各负其责。
3.成果辐射制
工作周期内,工作室的教育教学等科研成果主要以论文、公开教学、现场指导等形式在争取在全市范围内介绍、推广。
4.学年考核制
工作室成员的考核主要由核心教师负责,每学年要从思想品德、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
5.奖励激励制
要制定奖励条例,每学年对成员的教育教学工作量、教学成绩、公开课、教研论文等进行考核,依据奖励条例进行奖励。
(四)工作措施
开展四项活动:
——读书交流活动。工作室要求每位成员能认真的读一些教育理论著作、人文和科学书籍、名人传记等,学习与本职工作和个人成长有关的知识,每学期写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读书笔记。
——教学反思活动。提倡工作室每位成员要能让自己的脑子常常“琢磨事”,思考教育策略和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
——专题研究活动。工作室将选定研究项目,每个成员都要承担研究内容,力争早出成果。
——教育叙事活动。通过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教育论文、教育随笔等方式,让工作室成员讲述自己的教育教学案例,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导教师把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所得活化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