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比例尺》
(2013-04-27 14:01:14)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第30-31页。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概念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沟通了比和比例尺的联系,同时比例尺是比的概念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 2.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重点: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
5:500=
(意图:这是精神和知识上的准备,根据练习反映出来的情况,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
(激发探究的欲望,产生一种思维冲突,引发思考)
同学们,生活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李叔叔看到地图。不用实地测量就可以知道从北京到我们大连的实际距离;王师傅看到图纸就可以制造出符合要求的零件,到底是谁暗中帮助了他们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比例尺〉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利用生活的实际情况,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更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联系旧知,探究新知
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更重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能引起学生思维的灵动。)
通过预习,你们已经了解比例尺的哪些知识?
(预习是灵动的根,只有在预习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处于开放状态,容易的“动”起来。)
预设:1.比例尺的意义
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比例尺
3.说说不管哪一种方法,求比例尺时的注意点是什么?
4.比例尺的种类
教师点拨: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②求比例尺时,前项、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③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这时的比例尺要写成后项是“1”的比。
教师:通过自己的阅读你就知道了这么多,真棒。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要学会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的。鼓励大家合作学习。
(三)合作探索,互动交流
重点1:这幅图比例尺是多少?表示什么意义?
重点2:已知一个比例尺如何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大连到沈阳的实际距离)
3.大连到香港的实际距离为2050公里,按照这个比例尺来画图应该画多长?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重要方法。)
(四)分层练习,拓展提升
1.填空
(
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表示图上1厘米的长的线段表示实际(
比例尺1:8000
0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某一零件的长度是8厘米,画在图纸上的长度是4毫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师:第一关顺利通过,我们来祝贺一下自己吧
2.我们马上进入第二关:独具慧眼
判断下列这段话中,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
把一块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图纸上,
长画了5厘米,宽画了2.5厘米。
(1)图上长与实际长的比是
1:400(
(2)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1
∶400(
(3)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
∶1(
3.师:第三关:大展拳脚
出示马家小学及周围环境的平面图,回答问题
1、从我们马家小学到金州火车站的实际距离是2000米,图上距离是5厘米,这幅示意图的比例尺是(
2、我们学校到二十二中学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实际距离是(
4.第四关:一决高下
出示中国地图:量得大连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实际距离是(
师:北京是我们29届奥运会的主会场,还有六个分会场你知道是哪写城市吗?
生:沈阳、天津、秦皇岛、青岛、上海、香港
师:请同学们分组计算 从各分会场到主会场的实际距离
(五)归纳总结,完善认识
(六)分层作业,自主提高
A:练习册12、13页
B: 用1:1000 000,1:6000 000,1:250 000,1:100这四种比例尺画同一种物体,哪一种比例尺绘制的图比较大?
灵动课堂“四动”:问题驱动
“八要素”:有效的预习、规范的语言、有效的合作交流、问题意识的培养、多元化的评价、精彩的生成、有层次的练习、自主选择的作业。
集体备课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1.教学设计的哪些地方体现了“灵动”?你还有什么建议?
2. 从哪些地方体现了小课题的研究?还可以怎样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