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沈”高于“粗沈”的浅见

(2013-05-07 05:56:43)
标签:

传世佳作

存世稀少

宫廷画风

绝世精品

财经

分类: 香港仲和堂藏品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长州(苏州)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父亲皆以高隐为乐,绝意仕途,工诗善画,家庭环境为沈周创造了良好的绘画艺术氛围。沈周18岁娶妻成家,晚年,妻子,女婿,长子先后离世,使他倍受打击,精神上产生了对佛教的依怀感。沈周80岁时,“碧颐飘须,俨如神仙”仍然精爽神逸,作画如常。直到1509年病逝,享年83岁。沈周的书法造诣颇深,书法与其绘画都清淡平和,静括安逸,是“吴门书风”形成的基础之一。沈周的花鸟画画法诸多,无论是取材,取意或表现艺术技法,均给予后人以极大影响。特别是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建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具体分析沈周存世作品,其风貌分为二种:即世人所称“细沈”和“粗沈。余之浅见,“细沈”作品多见于40岁前,画风主要来源于元四家:得山樵之力,大痴之意,云林之神,仲之韵。晚年,画艺自成一家,求画者诸多,应接不暇,所以多画大幅,草草而成,基本形成“粗沈”风貌。那末,世人为何认为“细沈”高于“粗沈”呢?沈周好粗笔,画风质朴大气,整体感强。但往往于精微处难于入情入味。因此,偶尔用较细的笔触作画,便在他固有的质朴大气中增加了可供回味的精微美妙,比平时更为耐看,更何况“细沈”的流传作品较少,“物以稀为贵”也在情理之中。沈周41岁的经典之作《庐山高图》无论是构图,布景,空白或是山石树云的描写,几乎都达到了超一流的境界,令人惊叹。本堂所藏画作《雪山图》的绘画技法极为精妙。江南瑞雪,景明秀润,沈周以常态反之,以粗求细。采用小斧劈皴画法,远山上的灌木苔点也以破笔,连笔疾迅点出。前人画中,范宽的《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中见过这种画风。但是,范宽,黄公望一点一画,比较冷静沉着。沈周的笔法已处于奔放,显得生机活耀。用笔浓淡远近主次分明,层次井然,节奏十分明快和美,烘托出白雪皑皑,的山峰桥梁,使人如置身于冰天雪地感受着光明如镜的禅意。(需要观看实物的网友可以留言预约) 

http://s11/mw690/c2d5c617tdc13d09a432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