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一:《线的认识》
(2014-02-22 12:13:39)分类: 小课题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小学
一、材料依据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一课时“线的认识“。
二、设计思路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并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会正确读出、用字母表示的线段、射线和直线,渗透符号化思想。会数简单图形中的线段,培养思考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方法与途径:经历“看一看”、“认一认”等数学活动,借助实际情境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三)情感与评价: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并知道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课前让学生让学生进行预习。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生活中你知道那些线呢?
2、你能这些线行分类吗?
3、的确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线非常有趣,今天我们就与数学中的线交朋友,一起来认识这些有趣的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线的认识。(板书)
(二)、感受新知
<1>认识线段
1、今天老师请来了大家非常熟悉的朋友,看,是谁。(多媒体图片)
2、孙悟空用来降妖除魔的法宝是什么呢?
3、我们来看这根金箍棒是直直的吗?(多媒体图片)
我们画一根直线表示金箍棒,用两个点表示金箍棒两头观察黑板上的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一种线,我们把它叫做线段。
线段两头的点叫做它的端点表示线段的尽头,看一看,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
『环节反思』学生通过回忆生活中中的线,来引入课题
<2>认识射线
1、谁来说说金箍棒有什么本事?
2、想象一下,如果把这根金箍棒的一头放在地上,它会向哪个方向变长?
3、向上它到底能变多长呢?
4、老师还是画一条线段来表示这根金箍棒。
5、想一想,射线有几个端点呢?
『环节反思』让学生通过熟悉的事物来来引入要学的内容,这样比较直观,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
<3>认识直线
1、同学们再想一想,如果把金箍棒拿在手中,它可以怎样变长?
2、你能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示这种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感觉吗?
(学生板演)
3、像这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我们把它叫做直线。
4、直线有端点吗?
<4>进一步感知三种线
1、从生活中搜集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找出学过的线。
一扇门
一束射光灯
斑马线
2、我们现在认识了线段、直线、射线,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A、你认为什么样的线是直线?
B、你认为什么样的线是射线?
C、你认为什么样的线是线段?
3、阅读课本16页内容。
4、认识了这三种线,我们来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
|
线段 |
射线 |
直线 |
长度 |
|
|
|
端点 |
|
|
|
与直线的关系 |
|
|
|
延长情况 |
|
|
|
A、学生汇报
B、练习,认识三种线
A |
『环节反思』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探究到的规律表达出来,体验发现知识的快乐,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1、我们已经知道了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读直线、线段、射线的方法。
直线,一条直线有两种读法。
A |
B B B |
直线AB(或直线BA) |
②线段,你来猜猜,该怎么读?
射线,谁来试一试读出这条射线?
(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它是从端点读起)
思考:“射线AB
射线AB是端点A,向B点无限延伸。
(三) 、巩固练习
1、课本17页试一试1、2题。
2、填空
①(
②从一点出发,可以画(
③经过一点可以画(
④一条射线有(
3、判断
①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②一条直线比一条射线长。(
③以一点为端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⑤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⑥一条直线长1000米。(
⑦一条射线长100米。(
⑧一条线段长5厘米。(
(四)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课后我们要继续来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学生对熟悉东西的变化来引入线段、射线和直线,可以降低难度,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和想像这三种线。应让学生把课前预习做的再充分点,这样可以更多的了解线。讲线的特点时,更需让学生多观察操作,在实践中去获得知识,那样会更有利于学生对线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