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及评价的研究思路
(2013-12-31 10:34:21)作业设计及评价的研究思路
一、
1、语文课程发展的需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由此可见,新课程对语文作业的设计提倡科学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强调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真正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是落实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最新修订版)》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3、是提高语文教师科研水平和转变教学观念的的需要
中学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检测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改不仅是教师教学技能的体现,更是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重要体现。所以,改进作业设计与评价方式也是转变教学观念的时代要求。科学的合理的语文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可见,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师必须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教师作业布置的水平、作业批改的质量、作业评价的策略,都将直接反映教师的业务水平、事业热情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不断提高我校语文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4、是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
当前语文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存在着形式单一、趣味性低、评价功能差、缺乏层级性等许多问题。同时,教师对语文作业的评改也存在着科学性差、手段单一、偏重知识等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制约着语文能力的科学提高,也与《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相违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必须进行深刻的重大改革。
从实际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找出问题的根源,探索科学合理的、实际可行的改进思路、方法和途径,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结合语文课自身的特殊性,在作业设计和评改方面进行有益的研究和探索,深化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促进我校语文教研活动的气氛
二、
1、多年来,我们的中学语文作业设计一直存在着很多问题。可概括为三点:第一,形式单一,缺乏创新,趣味性低、语文作业沦为书写训练作业;第二,不分层次,不分对象,与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相悖;第三,体系不全,渗透不广,语文作业缺乏与学科之间、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沟通渗透;第四,评价方式单一,科学性差、手段单一、偏重知识等许多问题。
缺乏对促进学生个性长远发展的设计。因此,当前亟待改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适合每个学生的作业设计。
2、当前我国这方面的改变:在注重素质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导引下,国内很多学校对作业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诸如“开放性作业”、“主体性作业”、“发展性作业”等创新设计层出不穷,在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作业兴趣方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而且,对于中学语文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研究已日趋深入,如人教版新教材的编写就相当重视作业的内容,注意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人文色彩,加强了感悟、积累、实践,关注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和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语文作业的改革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例如海淀实验中学《新课标理念下对语文作业内容及形式的研究》,安吉三官中学《精心设计语文家庭作业
三、
四、
五、
以研究中学阶段,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作业设计与评改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技巧。努力紧扣《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最新修订版)》的基本精神,实现可操作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实现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基本能力的双重提升。
语文作业的设计和评改,同时牵扯到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观念问题,
二者密不可分。因此,在研究时,不能将二者简单地割裂开来。语文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也可以分为积累类作业、阅读类作业和表达类作业。不同类型的作业,设计与评改的原则、方式、方法均有所不同。在研究时,要各个类别坚固,同时注重各自的区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