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2020-02-18 22:52:53)
标签:

转载

分类: 人文历史地理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山西铭贤学校旧址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内。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铭贤学校是在美国欧柏林大学的资助下,由孔祥熙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在山西省太谷县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
        欧柏林大学是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开办的一所私立大学,地处美国俄亥俄州。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柏林大学的一些毕业生组织了一个小分队,以传教士身份来到山西省太谷县等地,进行传教活动。在1900年我国北方各地爆发大规模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中,太谷地区的六名欧柏林传教士被杀。于是乎后来将孟家花园赔给太谷基督教公理会(当时孟家参与了)。
        孔祥熙生于1880年,祖籍太谷县,自称是孔子的75代裔孙。10岁时随父加入基督教,先后就读于太谷福音小学和河北通州潞河书院等教会学校。1900年八月,帝国主义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并镇压了义和团运动。1901年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开始办理教案。孔祥熙因当时襄办太谷教案“有功”,深得美国传教士的赏识,被太谷基督教公理会资助到美国深造。从1901年八月到1907年秋,他先后完成了欧柏林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学业,获学士、硕铭贤学校创始人孔祥熙先生 士学位。孔祥熙学成回国前,向欧柏林大学建议,在山西设一纪念学府,以传播“欧柏林精神”,并保证:他回国后要谢绝一切邀请,牺牲一切优越就业条件,专心致力于此校之创设。欧柏林大学称赞孔祥熙的建议,随即成立“欧柏林山西纪念协会”(或称欧柏林山西纪念社),其常设办事机构为“托事部”,负责筹资建校。
        1907年,孔祥熙归国后创办山西铭贤学校,最初校址位于县城南关明道院(太谷县人民医院后院),1909年由于学生人数增加,明道院校址狭小,于是迁来孟家花园并不断发展。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夕阳下的门楼

由校门入内,最先映入眼帘这栋楼为韩氏楼。1924年落成的韩氏楼,是铭贤学校时期建成的主要建筑物之一,由美藉人氏韩明卫(Hemingway)家族捐款兴建。
         孔祥熙在美国欧柏林大学求学时与美籍学生D.W.H.Hemingway相识交好,并为之起了个中国名字韩明卫。1903年韩明卫携新婚妻子韩美瑞到中国传教。1904年来到太谷,在孟家花园办起仁术医院,自任院长。1909年为支持铭贤学堂扩大办学规模,韩明卫将孟家花园换让给铭贤学堂。1924年建成韩氏楼,据《铭贤廿週纪念》标注:韩明卫之弟为纪念其母捐建韩氏楼,实则是韩氏家族共建。
        韩氏楼位于嘉桂科学楼西南方,建筑面积1026平方米。古式建筑,砖木结构,青瓦大屋顶,十二角飞檐。东、中、西三处楼门均向北开启。中门与东西门之间的墙上各镶嵌一黑色石块,上刻有“韩氏纪念”和 “HEMINGWAYMEMORIAL1924”字样。屋内为地下一层,地上两层,楼梯、地面全为实木结构,居室全部向阳,北侧为入室通道。铭贤时期,地下一层为供暖、供热水和洗浴处,地上二层居室用作男生宿舍。
我进去过,里面的木头楼梯踩上去咯吱咯吱的,挺有意思。抗战胜利后李云龙军校扫地那段就是在这拍的。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韩氏楼北边是小操场,小操场的北边是最老的主席台,有个破房子(学校其他那些老建筑年年修,就没见给这个修一修)。铭贤学校建校20周年校庆时,蒋介石与宋美龄在这演讲的。

(图片先留个位子)

        韩氏楼东边这栋楼是田氏楼。1923年落成的田氏楼是铭贤学校时期建成的主要建筑之一,由美藉人氏田俊卿(W.C.Fairfeild,时任铭贤学校副校长职务,代孔祥熙主持过校务)捐款兴建。田氏楼原位于孟家花园观赏楼(现科技处所在地)与亭兰图书馆之间,与杭氏楼正对。建筑面积617平方米。古式建筑,青瓦屋顶,砖木结构。地下一层,为供暖处。地上为二层独栋楼。屋内楼梯、地板全为实木铺成。一层为六室,二层为一廊五室。一楼有主次三门,主门向南,与杭氏楼门相对。次门一向东南,一向北。
         田氏楼初期称科学楼。铭贤学校曾为田氏居所,后为医疗室和科学实验楼。1951年9月,改称北楼,为学院党委和人事机关办公处。1986年因建图书馆(现崇学楼)移建于现址,内外结构有多处变化。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田氏楼北边为嘉桂科学楼。嘉桂科学楼,取宋霭龄父亲宋嘉树的“嘉”字和母亲倪桂珍的“桂”字命名。由著名书法家赵铁山亲书其名。铭贤时期第一层为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仪器室、材料室、教室及教员室等;第二层为化学实验室、标本室、天平室、储存室、教室及教员室等。实验室仪器设备精良齐全,可供十几人同时实验。生物标本种类较多。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嘉桂科学楼对面就是亭兰图书馆了。亭兰图书馆,取孔祥熙父亲孔和亭的“亭”字和母亲庞玉兰的“兰”字命名。铭贤时期第一层为纪念室、办公室、编目室、阅报室及书库;第二层为阅览室及书库。书库上下可容书10万余册,阅览室可容二百余人同时阅览。(现为山西农业大学校史馆)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农学楼老照片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亭兰图书馆内水磨石楼梯

1936年间先后竣工落成的亭兰图书馆、嘉桂科学楼,是铭贤学校时期建成的主要建筑物,由孔祥熙及其夫人宋霭龄于1935年7月为纪念双方父母而筹建。
         此二楼主体结构由美国建筑设计师墨菲(中国近代大学建筑可多都是这个人设计的)设计,天津基泰工程公司、天津营造公司补充画图并承建,为中西合璧风格(外观是中式,但内部构造却是西式)。两楼建筑面积都为1382平方米 (其中地下室各为309平米),总投资19.4万元。
        两楼均为三层建筑,地上两层,地下一层,顶上有四面开启洞窗的隔热跃层。建筑用料为青砖、石料、水泥、木材。外墙以五层(其中亭兰外露四层)条型剁石、四层水泥预制块与多层青砖垒起。四壁开设工字型连接的方格窗户,上下窗口间有仿大理石彩墙相隔。室内地板、楼梯、扶手全用精心磨制的钢骨水泥注成。两楼地下室有供暖间、储存室、卫生间(配有座式马桶)等。
         两楼楼门抱厦均建在五级石基(其中亭兰外露四层)上,双柱上端与飞檐下部雕刻着“瓶”、“鼎”及 “香炉”等,寓意平等与香火旺盛;又有海马、水壶,红色门柱以示水火相济。两楼门分别向西、向东开启,遥相对峙,意为“门当户对”。屋顶由木构架支承,形成中国建筑特有的曲面大屋顶。顶面用彩色琉璃瓦料铺成。众多彩色吻兽立于屋脊,有“大吻”“重兽”“戗兽”“合角吻兽”;在 “重兽”与“戗兽”前还有多处五个一队的“仙人走兽”,在这些走兽前有一个骑着似凤似鸡的领队,俗称“仙人”。梁枋斗栱彩绘醒目,八角飞檐湾曲高翘,有如翚鸟展翅高飞。其等级有似古代皇家大院中六宫的建筑风格。真乃极尽辉煌壮丽、美轮美奂之能事,这在晋中乡村甚至县城众多官商大院中也属少见。有道是:“剁石青砖大屋顶,中西合璧出茂工。内室精装取西法,屋顶仙兽袭六宫。孔宋儿女争高下,嘉桂亭兰各西东。家事逸闻成往趣,图书科学久对门。经风沐雨八十代,华屋檐下满燕影”。

亭兰图书馆南边就是杭氏楼了。由美藉人氏Hawley四兄妹为纪念其父母传布基督、从事文化教育事业而捐建。
        杭氏楼总建筑面积503平方米。其为古式建筑,青瓦屋顶,砖木结构。楼门向北,六级石阶台上建有抱厦。一层为一堂五室,二层为一大厅堂。屋内楼梯、二层地板全是实木结构。铭贤学校时期,为开展教学和公务活动场所,上层为大礼堂,下层为教室。1951年9月改称小礼堂,一层仍用作教室。现在,一层为校工会办公室。(没进去过)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亭兰图书馆往北走到孟家花园旧址。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铭贤学校迁址孟家花园后校园鸟瞰图

        孟家花园地势平坦,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10米,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自1909年铭贤学校迁入后至今,历经百余年的修建、改建后,现存孟家花园主体建筑群以崇圣楼为中心分东中西三院。

        东院为两进院。原花园大门 (现已被堵)位于东院西北侧,面朝北开,铭贤学校时期延用为校门。东院北面临街有五大间二层楼房,原系孟家当铺的门市部及质品贮藏室。院中为一堂两室的五间过厅,系当年当铺管理人员的住所,学校迁入后改为书报室。过厅南面现为科研处办公场所,为后期改建,已非原貌,原为座标低于地平面一米的正方形观赏楼,楼下存放花木盆景,中部砌四大园漩门直通楼顶,四面开设通窗,为女眷观园赏景处。

        中院为四合院。崇圣楼(孟家时期名圣母楼)坐北朝南,为一卷棚顶二层楼房,楼上供奉天后圣母像,系孟家祈求其江淮商业水上运输安全之地,学校迁入后成为奉祀孔子之所,同时陈列教学动物标本。崇圣楼外,东西两侧建有小轩、厢房,铭贤时期用作教室。南面为五间宽敞的过厅,原有匾额为“尚德堂”,铭贤时期用作礼堂和成绩室。此院在铭贤时期为学校开会、演戏、讲演等集体活动的主要场所。
        
        西院亦为两进院。由中院跨入西院,北侧为三间过厅,系孟家书斋,铭贤时改为校长办公处。过厅将西院一分为二,后有相对独立之小院,北房五间,系孟家主人及家眷的寝居处,铭贤时期为校长及家眷住所。房前两株古柏树龄已近270年。院西侧建有各五间的背靠背西厢,铭贤时期为接待宾客场所和俱乐部。北房与西厢间的北风岔建有一四方形两层攒尖顶小楼,系护院人岗亭。西院南房和本院西门外现成四合院形式摆列的原曲尺形水榭、四明厅、迎宾馆建筑均为后期移建至此并已非原貌,原建筑建于现存孟家花园主体建筑南边。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四明厅(打乒乓球的地方)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然后去南边,嘉桂科学楼与亭兰图书馆中间有个六角亭,是孟家花园假山上移下来的。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继续往南走,又会看见一个亭子。尚德厅(亮剑取景过)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剩下的就是小别墅,拢共十来栋,懒得挨个拍。好看的拍了拍。
        这里有个是李云龙和小田婚房取景的地方。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校长办公室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校党委办公室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转载]山西省太谷县铭贤学校旧址(国七)

边复制边粘贴终于完了。注:楼介绍来自山西农业大学校史馆官网,历史都是网上找的,自己再补充点,照片自己拍的,丑的话凑合看吧。(图片太少以后再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