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英《玫瑰之约》
(2022-03-12 20:45:21)
标签:
365 |
张富英
约好了
玫瑰花开时
一起去观赏
玫瑰开了
等的人始终没来
赏花的人流中
唯我独赏
待我满身溢香
我才领悟
其实
是与玫瑰有约
等不来约的人
我曾想离开
留住我的
定是这玫瑰的幽香
不怨恨失约的人
我还没这么伟大
我要带着满身的花香
去找失约的人
我
有这份雅兴
一见玫瑰,就想到爱情,这是文化。诗人本来是与恋人相约去观赏玫瑰花开的,遗憾的是“等的人始终没来”,让我想起余光中《等你,在雨中》,相约的人也是没有如约而来,但最后还是“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在等的情境下,另一方焦急、徘徊都是正常的,一走了之也有可能。两岸诗人都表现出绅士风度,古典情怀,移情于最具象征意义的物。余光中移情于莲,想象着与“小情人”漫步雨中,其浪漫达到了极致。张富英移情于玫瑰,虽然“曾想离开”,但被玫瑰的芳香陶醉,沉浸其中,领悟到“是与玫瑰有约”的。“不怨恨失约的人/我还没这么伟大”。这是最感动我的一句诗,没有修辞,没有形容词,没有迂回曲折,但接地气,比那些绕来绕去的文人诗效果好百倍,而且抵达了人性的真。怨恨没有影响“我要带着满身的花香/去找失约的人”的雅兴,能否找到姑且不说,带着花香去寻找恋人是多浪漫的事,一切都是为了爱。恋人为什么失约?是一个悬念,扑朔迷离的情感充满思想的张力。我不知道张富英是第几个写玫瑰的诗人,这种极富挑战性的写作要么死得很难看,要么像暗夜璀璨的星光,或无声处听到的惊雷(王立世)。
原载《作家报》2020年7月31日、《山西妇女报》2021年10月13日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中国作家研究会名誉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北京东方大学高级学术顾问、山东省理论创新研究会常务理事等。作品曾荣获山东省委宣传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征文优秀作品奖等省级和全国文学大奖20余项。已出版《纪念》(诗文合集)、《文学两地书》(书信集)、《玫瑰之约》(诗集)、《倾听与注视》(散文集)、《风寒》(长篇小说)、《夹缝》(中篇小说集)、《文心淡定》(文学评论集)、《燃烧的红柳》(报告文学集)等10余部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