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梦蝶《十月》赏析

(2020-04-15 15:00:38)
标签:

365

                  十月

                 周梦蝶

就像死亡那样肯定而真实

你躺在这里。十字架上漆着

和相思一般苍白的月色

 

而蒙面人的马蹄声已远了

这个专以盗梦为生的神窃

他的脸永远是没有褶纹的

 

风尘和忧郁磨折我的眉发

我猛叩着额角。想着

这是十月。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过了

甚至夜夜来吊唁的蝶梦也冷了

 

是的,至少你还有虚空留存

你说。至少你已懂得什么是什么了

是的,没有一种笑是铁打的

甚至眼泪也不是……

 

 周梦蝶是台湾诗坛的一个异数,二十多年在台北武昌街以摆书摊为生,还礼佛习禅,终日静坐繁华街头,冷眼看滚滚红尘,一付闲云野鹤之态,被誉为“孤独国国王”、“诗坛苦行僧”、“今之颜回”。让我想起布考斯基的一句话:“对我而言,生存,就是一无所有地活着”。 周梦蝶和布考斯基都是来自底层的边缘人物。周梦蝶说,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占面积的,另一种是不占面积的。他一生颠沛流离,成了著名诗人后生活也没有多大改观,属于不占面积的。他真正做到了超凡脱俗,一生在“以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奈都夫人语),其诗浓郁、苍凉、凝重、深刻。

十月前面是热烈的勃发的夏季,后面是萧瑟的凋零的冬季。周梦蝶的这首诗瞻前顾后,但更多的是顾后,充满苍凉的死亡气息。诗的第一节从亡友“你躺在这里”以肯定的态度确认死亡的真实,借月色寄托深深的哀思。第二节的“蒙面人”被诗人比作掠夺生命的“神窃”,以前有人赞美死神的美,周梦蝶赞美“他的脸永远是没有褶纹的”。生命都会衰老,死神却永远年轻,想到这,诗人暗然伤神。第三节自然过度到自己被“风尘和忧郁”折磨的苍老容颜,“我猛叩着额角”,从“猛”看出诗人有点激动,有点失控,“叩着额角”是对自身命运的问。想着这是十月,心情又平静下来了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过了”,生命也曾有过年轻,有过梦想。现在“甚至夜夜来吊唁的蝶梦也冷了”。诗人一直想像庄子那样梦中化蝶,现在梦冷了,化蝶难成,一片迷惘。最后一节,又回到亡友,“是的,至少你还有虚空留存”。佛经中有“犹如虚空”一说,虚空都羡慕,可见诗人孤独到何等程度。“至少你已懂得什么是什么了”,所指有点含糊,能指却异常清晰。诗人早已大彻大悟了,觉得与亡友还有差距。对死亡毫无恐惧,反而生出羡慕。因为笑与泪都不是“铁打的”,都会逝去,被死神窃走,只有死亡是年轻的永恒的。开始的凄凉减少了很多,这不仅仅是看破红尘,死亡像一位神医,能治好诗人的各种疾病。如果读不出波澜中的平静和平静中的波澜,就没有读懂周梦蝶,也就没有读懂《十月》(王立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