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上半包围结构
(2015-06-08 14:02:53)
标签:
育儿 |
一、谈话导入,欣赏激趣
二、复习双姿,做好准备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差”“尼”“麻”三个字。
请一生读这三个字,并说说是什么结构的字。(整体感知字的结构)
生:这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师:仔细观察,这是哪部分半包围结构的字?(师边说边指每个字的左上方,引导孩子们认识左上半包围结构的字。)
生:这是左上半包围结构的字。
师:写这类字要注意什么呢?上完这节课,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2、重点指导写“差”
(1)出示田字格中的“差”字,指导观察。
师:孩子们,看看田字格中的“差”字,你觉得这个字是什么形状的?(让学生整体感知汉字的形状)
生:有点像梯形。
师:再看看,“差”字由几部分组成?由哪几部分组成?(分析生字结构)
生:由“羊”字头和“工”两部分组成。
师:当“羊”和“工”作为“差”字的偏旁时,与独体字的他们有变化吗?有什么变化呢?(指导学生由整体到局部进行生字的观察,不断缩小观察范围)
生:“羊”字头的最后一笔竖变成了撇。
师:为什么要变成撇呢?不变行不行?(师随手在黑板上写了竖不变撇的“差”)
生笑:太难看了,外面的“羊”把里面的“工”挤得没地方了。
师:是呀,住在田字格这一个房间里,好朋友应该互相谦让。小朋友再仔细观察,将“差”字写进田字格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生1:外面“羊”字头的三横要写匀,中间一横最短,第三横要长一些,还要写在横中线上。
师:你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生2:“羊”字头的撇要从竖中线上起笔,要写得长一些。
师:这一笔是这个字的主笔,你看得很认真,相信你会写得更棒!(老师的鼓励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观察兴趣)
生3:我还发现里面的“工”第一横从竖中线左面一点点起笔,第二横要长,要放一些。
师:这个字在写法上有个特点:外部撇长里出框。板书:外部撇长里出框
(2)范写
师边在田字格中范写边讲要领。
师:小朋友可要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写每一笔的哟,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看谁能够用心体会。(体会老师如何运笔)
(3)描红
齐说描红要求:盖住虚红不偏差。
(4)临写两遍
(5)点评作品
[观察是临好帖的前提,我引导孩子们由整体到部分再细化到每一个笔画,经过观察,从整体上把握结构,从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把握写好字的要领。]
3、扶放结合写“尼”
出示“尼”
师:刚才的“差”字小朋友写得真好,现在再写“尼”字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谁知道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有了第一个字作基础,孩子们就知道如何写此类字了。)
生1:要做到外面撇长里出框。
师:你真聪明,学了就记住了。
齐读两遍:外面撇长里出框。
生2:上面的横折、横要写小一点,竖弯钩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弯要圆转。
师:你真像孙悟空一样有一双火眼金睛。
师范写,生描红,临贴一遍。
投影出示两生作品,比较,点评,再临一遍。
4、放手写“麻”
师:下面咱们进行写字比赛,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把“麻”这个字写得最漂亮。
先观察范字,再看老师写,生描红临贴。
投影出示两生作品,生点评,对好的夸一夸,对写的不好的进行“会诊”。
四、总结规律,拓展延伸
师:谁知道怎样写好左上半包围结构的字?
再次齐读:外面撇长里出框。
师:知道了这个规律,小朋友就能把左上半包围结构的字写得更漂亮了。老师这儿还有几个这类结构的字,咱们看看哪些小朋友真正掌握了这类字的写法。多媒体出示带有田字格的“反”“存”“压”。生练习。(播放古筝曲,创设气氛。)
五、心手合一,学习做人
我们中国的汉字方方正正,我们在写好字的同时,更要做堂堂正正的人。
反思
低年级的写字要求是: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
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可是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观察能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往往很难写出规范、端正、整洁的字。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本节课上我注意了以下几方面的引导。
一、教给观察方法,有章可循
本节课主要指导左上半包围结构的字,以“差”“尼”“麻”三个字为例,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重点指导“差”的写法。在引导孩子们观察这个字时,我做到了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每一个笔画的顺序,符合孩子的生理特点。在我的逐步引导下,他们不仅知道了这个字在田字格中如何布局,每一个笔画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更明白了左上半包围结构的字的写法,即:外面撇长里出框。在指导“尼”时,孩子们张口就说出了这一规律。“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方法,在后来写“麻”时,几乎每个孩子都做到了“外面撇长里出框”。而掌握这一规律的要义在于,以后只要碰到此类字,他们都会想到这一规律,从而写出规范、端正的字。
二、培养写字兴趣,鼓励为主
“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欣赏就像花瓣上的露珠,只有小心地呵护才能发出亮泽的光芒。欣赏、赞美和激励是助孩子飞向成功彼岸的翅膀。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期间,受激励的程度越高,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就越大,而且有长期的正向效应;反之,经常得不到肯定和激励,甚至有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不仅学习成绩难以得到提高,而且学习的自卑感会不断加深,从内心会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因此在课堂上,我带着欣赏的眼光来和孩子们交流,整堂课孩子们如同沐浴在温馨和煦的春风里,没有强制,没有指责与批评。他们看到了老师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眼神和殷殷的期待。“你真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你真聪明,学了就记住了。”“这一笔是这个字的主笔,你看得很认真,相信你会写得更棒!”“你真像孙悟空一样有一双火眼金睛。”这句句饱含真情,发自内心的鼓励给了孩子们自信,犹如那正在鼓起的风帆,孩子们借助了风的力量正扬帆起航。有了方法的指导,有了自信心,何愁写不好字呢?
三、创设书写氛围,心手合一
环境可以改变人。为了使孩子们能潜心临贴,心手合一,我努力创设和谐宁静的氛围。当然上面所说的充满期待的鼓励就是其中之一,另外,我在课始还有意让他们欣赏名家的书法作品,引起他们的心理期待,激发想写的欲望。在他们练习的时候,利用他们好胜的心理,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同时播放古筝曲,达到心灵的宁静,做到心手合一。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点评的环节,我说得有点多,应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寻找不足,这样才能铭记于心,不至于犯类似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