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爱学习的你——记小学英语主题意义阅读研讨会
(2019-04-09 13:35:34)分类: 教育随笔 |
春风十里不如爱学习的你
——记小学英语主题意义阅读研讨会
4月3日,来到临沂第一实验小学参加英语主题意义阅读研讨活动,一天的行程,从未有过的收获。
一、绘本教学: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第一节课是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的邹继光老师带来的多维阅读4级Greedy Rabbit。教学对象是4年级,所用班级为5年级。文本故事内容是:讲述了一只贪吃的兔子,偷吃、浪费了许多花园里的蔬菜,被主人发现一路逃跑,但由于吃的太多,被卡在洞口两天后才得以解脱的故事。文本呈现的格式是叙事+对话的方式。文本的题眼是greedy.邹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出:两个人物(rabbit and man),三个地点(garden road hole),情绪变化(rabbit:happy,scared,worried;man:angry angry )行为动作(rabbit:ate,ran,wriggle,got stuck;man:saw,ran after,pulled and pulled)其中还有学生学习的几个蔬菜的词(carrot,cabbage, lettuce)
本节课的精髓:
1.高密度、高质量的问题推动高效阅读。本节课大约有40多个问题,而且问题的设计紧贴文本内容,关乎学生的实际。问题的提出架构学生思维发展。正如邹老师提到的本节课使用的事实性问题、评价性问题、推断性问题、创造性问题四种问题类型。环环相扣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和建构文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建构自己精神世界的能力。
2、基于意义建构的教学。
本节课能够让孩子通过阅读,能够进行有意义的互动。建构绘本与自己生活经验的联系。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畏难情绪,对学生的语言水平有更多的顾虑,不敢放手,对评论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涉及较少。邹老师的课堂,让我看到了老师的问题搭建,孩子们精彩的回答。更多的是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这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作为绘本教学的第一课时,在建构意义上,在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两个方面,邹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引领。
3、关注阅读中的实施方式
邹老师的课堂从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环游的方式,通过层层问题进行驱动,启发学生主动观察、预测、分享。在对文本的处理上,能够实现叙述和对话方式内容的无缝接切换,也体现出文本内容的不同,采用的阅读方式不同,比如2-5页的师生共读,6-7页小组共建,8-13页自主阅读,14-15师生共读,多种素材和符号的补充,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二、理论支撑:教学的出发点
上午的讲座是四川省教育厅教师培训中心的潘小平老师带来的《阅读教学,多维才能多为》。潘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什么是绘本阅读?二、为什么要开展绘本阅读?三、怎样开展小学绘本阅读教学?
(一)英语绘本教学的核心是阅读,通过阅读,让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并进一步介绍绘本阅读要经过图文解码-逻辑建构-情感共鸣阶段。
(二) 明确英语绘本教学的目的。通过阅读扩大语言输入量的有效推进;巩固学过的词汇、语法、交际用语等知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相应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小学英语低年级开展绘本阅读的侧重点建议,三年级上注重听读、指读,模仿语音,培养语感,三年级下册指读认读,养成习惯,培养语感。四五年级 指读朗读,指导方法,培养语感;五六年级朗读阅读,形成策略,培养语感。
(四)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途径, 1、图片环游、拼图阅读,持续默读,阅读圈等。图片环游的方法:热身引入-文本概念-图片环游-总结评论-默读朗读-交流表达。
(五)运用绘本阅读教学的多样形式:通读,跳读,速读,略读,再读,序列读,写读,选读,泛读,精读等。
(六)阅读教学的三个环节
潘老师的讲座有具体的事例,有理论的升华。通过梳理,这些具体的理论,需要在课堂中,在备课时运用,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
(三)阅读展示课:不同角度,不一样的精彩。
马老师带来的是三年级拼读课《run away》。,马老师针对文本内容从时间线、行为线、情感线三条线对绘本进行解读,主要围绕m和w两个音进行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学生参与度高,而且在展示环节,能够将绘本生动的表演出来。个人感觉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1.m和w音的发音技巧可以给孩子们进行说明。2.教学中围绕着时间,可以采取多样的阅读方式,如师生共读,小组合作,自己读等形式,教学中更显出层次性。3.可以设计更多的问题进行对话和交流。
张艳群老师带来的五下Unit 3《My school calendar B Read and write》通过月份歌曲引入校历,再到四月份的学校活动引出主题English party and party’s invitation!先让学生来思考invitation需要哪些要素,然后通过阅读文本来揭晓invitation的五个要素!在阅读中环节解决What will they do?这一部分中,老师将party 地点gym分成了四个区域即game zone,story zone,riddle zone以及AI zone。四个区域对应可以做的事情(play games;read riddles, act out stories, meet Robin).其中对我印象深刻的是:1.让学生思考invitation的要素。再提供课本的范式。这样能让学生学会思考怎样写invitation。2.对学生进行了阅读方法的指导。比如在文中找并进行判断。对RSVP进行百度搜索形式。3.注重用will写邀请函。
宋全芳老师和张老师同课异构。本节课从月份歌曲引入,进行师生对话,就根据学校校历邀请父母参加,进而问学生how do you write an invitation?让学生进行邀请函因素的思考。接着进入文本创设情境Mike收到一封来自party 的invtation,文本的解读借助read and finish (读文本填表的形式。最后在拓展环节,根据学校的各种活动和举办日期自由选择活动主题,写邀请函。感觉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对邀请函要素的提炼过程,词卡翻过来(theme,time,place,activities and reply),这点是有意外惊喜。最后尹老师对两节课的评价,让我认识到,阅读教学作为一个单元的最后一课时,不仅是语言的综合呈现,更重要是单元的落脚点。这个落脚点是综合文本的形式和内容,落在学生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