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萧郎看球
萧郎看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615
  • 关注人气:1,0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叉!敢质问里皮的央视记者

(2013-11-25 03:07:40)
标签:

足协杯/里皮/斯塔诺/

分类: 萧郎侃球

牛叉!敢质问里皮的央视记者

昨晚的足协杯半决赛,真正的主角不是双方队员,也不是里皮和斯塔诺,甚至不是那个没有多少执法大赛经验的“嫩哨”主裁,而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央视记者。这一次,他抢头条的伎俩可谓技惊四座,远远甩出汪峰几条大街去。

 

最近一段时间,央视记者似乎很热衷于抢头条。前段时间,万众瞩目的亚冠决赛,一个叫艾婷婷的央视女记者,以其低胸露乳的采访镜头生生抢占了恒大夺亚冠的头条,可谓赚足了全国人民的眼球。一句“没留意到自己的着装”,便把民众质疑其职业操守的口诛笔伐轻轻抹去。好吧,我更愿意相信这是艾姓记者的“无心之作”,与她本人素质无关,更与央视的职业操守无关。但这一次呢?一个央视《足球之夜》的无名记者,面对名满天下的里皮,面对一个曾经夺得过世界杯、欧冠冠军杯多次的世界级名帅,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地质问道:“你的足球规则是在意大利学的吗?”先姑且不论他的话有没有道理,但这样无礼的恶语相向,已经大大超出了一个记者的职责范围,也大大有损堂堂中央台的光辉形象。

 

本场比赛,由于裁判的级别不高,可争议的判罚的确不少。对于上半时张辛昕和穆里奇的那次冲突,里皮给出的答案是,张辛昕的动作应该吃到黄牌,但裁判可能考虑到他已经有了一张黄牌的缘故,而没有出示。而对于穆里奇,里皮则没有多说。我们在这里,再去讨论裁判的执法尺度,已经毫无意义,判决已经生效,无论是对是错,已经无法改变了,但作为主教练的里皮,面对媒体他自然有自己的一套维护本队的外交辞令,这再正常不过了。所以,他即便言语之间偏袒自己的手下爱将穆里奇,也没有什么不对,难道你让他在大庭广众之下指责自己球员的不是?如果那样,那就不是里皮,里皮没那么脑残,教练有教练的操守和智慧,至于秉公而断的裁决,那是场上执法的裁判该做的事,与里皮无关。这就是足球场上的游戏规则,可是,我们执拗的央视记者却对此不依不饶,提问的口气几近于呵斥,“你的规则是在意大利学的吧!打或击打对手都应该是红牌的动作!”这名记者可谓一语惊四座,把整个发布厅里的中外媒体们彻底惊得目瞪口呆。对于这个很无礼的质问,里皮的翻译原本并不打算翻译出来,但在里皮的一再要求下,翻译还是原封不动地把这名记者的质问告诉了里皮。听罢翻译,里皮只是撇撇嘴,并没有回应。但里皮接下来的表情告诉我们,他很不爽。这可能是银狐纵横足坛几十载头一遭遇到这样没有职业素养的足球记者,好在老头很有绅士风度,并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言行。

 

不得不承认,该名央视记者在神一样的里皮面前,敢于不卑不亢地挥洒谈吐,勇气可嘉,但这样地质问里皮,不但无畏,而且无知,甚至有些哗众取宠之嫌,不就想上头条吗,用得着埋汰人家里皮老爷子吗?和里皮讨论足球规则,你配吗?这样的哗众取宠,堪成三无——无畏、无知,还有无耻。

 

对于里皮如此的不敬,我起初以为该名记者可能是国安的球迷,因为国安主场输球一时情绪失控乃至口不择言,真要是这样,也还情有可原,但接下来国安的发布会上的一幕,让我彻底无语。就在国安发布会行将结束的当口,该记者再次发难,这一次遭殃的是国安主帅斯塔诺,他振振有辞地问道:“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不好,但我必须要提及你的前任,想必你也知道他离开时,北京球迷机场送别的场面,你肯定看过视频。大家喜欢帕切科是因为他的性格与北京这座城市的性格相符,他也在赛后说过0比1输和0比4没什么区别,这也是他下课的罪状,但这里面也有和北京球迷一样的不服输的性格。”随后这位记者继续情绪激动地说到,“比赛最后我想你也听到了球迷喊道‘打回北京!’,后面四个字我就不说了(跟丫死磕),今天这场比赛,徐云龙,包括所有球员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你的保守葬送全队!”

 

尼吗,这是要彻底上头条的节奏呀!什么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此君便是。这已经不是一个记者关于比赛在向主教练做什么采访,这已经是彻彻底底地在向一个球队的主教练进行责难和声讨。是谁给他的权利?他以生具来的优越感来自哪里?我想,即便是国安的老总,面对斯塔诺也不至于说出这样没轻没重的话来。退一万步讲,即便斯塔诺有些指挥上的不妥或瑕疵,也轮不到一个小小的记者在他面前指手画脚吧?难道就因为自己是中央台的记者,就以为自己手里握了什么“尚方宝剑”一样,上可斩君,下可斩臣?就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地大放厥词吗?所谓记者,他的职责无外乎是真实客观的传递给大众自己所见所闻的信息,而不是极其武断毫不负责地评价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应该是一个媒体人最起码的职业操守,质问里皮于前,责难斯帅于后,我倒想问这位央视记者一句,这种采访方式,就是你在大学新闻专业里学的课程吗? 这就是一个记者该有的节操吗?

 

我不想在此以偏盖全,但在足球圈内,确实有一些自以为掌握了话语权的记者,甚至名记,他们对足球的一些观点和评论大跌我们的眼镜,无视客观事实,只凭自己的脑子所想,肆意地指点中国足球,误导我们的视听。这一点,表现在对国家队的评论上更加淋漓尽致,国家队就像他们手中的玩偶一样,赢球了,歌功颂德,极尽热捧之能事;输了比赛,口诛笔伐,一片足可淹死人的声讨,有些甚至把诟病国家队当成了自己的饭碗,每天拿着个放大镜对准国家队,一有异动,他们就热血沸腾地摇唇鼓舌。足球应有的规律和客观存在的事实在他们眼里视若无物,经常能发表出一些惊世骇俗之宏文。这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一小搓的所谓专业的足球记者,窃以为,净化足球环境,不光要净化场上的球员、教练、裁判,这些摇唇鼓舌的足球记者,也应该在净化之列,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